主動式及多重資產ETF預計明年問世,投信業者表示,ETF已是全球發展趨勢,不論是主動式或被動式ETF皆可望同步成長,基於產品屬性及費用率差異兩大原因,兩者間不至於產生排擠效應,即不會因為主動式ETF搶走被動型ETF的投資人或資金。
投信業者分析,主動式及被動式ETF間有二大不同,一是產品屬性不同,主動式ETF是透過基金經理人的選股策略挑選股票,投資人看重的是經理人過去的操作績效,被動式ETF則是追蹤指數、主題式、高股息為特色,兩產品有所區隔。二是費用率與波動度不同,主動式ETF費用率通常較被動式ETF來得高,且和被動式ETF相比,主動式ETF換股的頻率可能更高,相對波動也較高,投資人會各有偏好。
近年全球主動式管理的ETF獲市場關注,尤其在北美地區成長最為顯著,其資產規模占比自五年前2.8%成長至7.5%、2023年淨流入更占當地市場1/4。
投信業者表示,不論是主被動型ETF或是一般基金,在各類資產的不同特性下,可滿足投資人的不同需求,反而讓市場交易更為流通熱絡。不論是主動型ETF、追蹤指數的被動型ETF,及經理人操盤的共同基金,三種基金的投資核心不同,各擁優勢,相信隨著法規的開放,未來能讓台灣基金市場更為蓬勃發展,吸引更多資金活水進入基金市場。
業者看好新型態ETF登場,將讓民眾投資管道大增。投信業者認為,過去主動式基金、多重資產基金只能藉由投信、銀行、基金平台等投資管道,藉由ETF型態,則讓散戶有更便利投資管道參與市場,開立證券戶的投資人就能下單投資,且如同被動式ETF享有比一般共同基金較低投資成本與投資資訊透明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