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718呂晏慈、陳碧芬/台北報導

氣候變遷對策 核電非唯一議題

7/25召開委員會,副召集人廖俊智:理性、務實、開放態度討論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在7月25日召開,副召集人之一的中研院長廖俊智17日表示,會前會現在都尚未進行,由於這個議題很大,需要先經過大家溝通,但可以確認,核電並不是唯一議題,會以理性務實態度討論,委員會也將保持開放態度討論,全方位確認全球趨勢下的氣候變遷台灣應有的行動及策略。

 面對外界高度關注供電議題,行政院長卓榮泰則重申,對於傳統核能,就算核三廠現在啟動所有研議措施,未來三到五年仍無法發電,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至於未來新核能,政府絕對採取開放態度,新核能如果沒有核安、核廢料問題,而且世界所有國家都能接受它,當然就有任何可能。

 卓榮泰承諾,會積極面對各種新式能源,未來除了創能、節能、儲能,還會加入代表潔淨新能源的「新能」,包括風力發電、氫能、地熱等;政府寄望相關電廠如期完成,以及綠能多元發展,這是政府對能源的承諾,也是詳細計算後,唯一依靠的方式。

 廖俊智強調,不要簡化方式解釋「非核家園」和「淨零碳排」的關連或對立,每一個口號或理念的背後代表了很多的意義,希望不要以簡化、包裹式的方式來討論,應該採取深入的方法來討論它的優、缺點,想辦法讓優點放大、並解決缺點,找出民眾、業界都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法。

 另一方面,對於缺電的危機,廖俊智指出,現在我們大約需要2,800億度的電,到2050年時用電量可能會增加到超過5,000億度電,而且需要的都是乾淨的電力,這些乾淨電力要從哪邊來?核二、核三的供電加起來有300多億度電,目前,再生能源可供200多億度電,加總都遠低於我們現在和未來所需的電力,所以,委員會不能只局限於討論現在的狀況,眼光會放到更遠的未來,估算全國不同發展階段需要的電量,要很務實、很理性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