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指控中國電動車商獲得政府補貼,將徵收100%關稅,中方則反指美方利用「通膨削減法」(IRA)實施電動車稅收抵免等措施,是單邊主義並堆高貿易壁壘。對此爭議,中方接連出招,商務部15日先以維護中國電動車產業權利為由,訴請世界貿易組織(WTO)仲裁,並請求WTO設立專家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16日則敦促美方,嚴格履行WTO規則,糾正歧視性補貼政策。
央視報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表示,美國「通膨削減法」對電動車採取補貼措施,特別制定針對中國產品及產業鏈的歧視性政策,目的是在打壓特定國家的基礎上,扶持其本土電動車產業鏈。事實上,該法公布後,美國電動車市場供應和消費者信心均遭受打擊,成為拖累實現電動化轉型目標的最大障礙。
中國機電商會說,堅決支持中國政府就美國「通膨削減法」電動汽車補貼措施,向世貿組織提出設立專家組請求,推進訴訟程序,維護中國電動車產業合法發展權益。
報導稱,美國「通膨削減法」新能源補貼措施,違背了市場經濟基本規律,本質是為打壓遏制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嚴重損害全球電動車產業公平競爭環境和產業鏈供應穩定,擾亂國際貿易秩序,拖累全球經濟復甦。
美國財政部去年12月提出補貼電動車新規定,明定電動車如何根據「通膨削減法」,有資格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新規定指出,2024年起,符合資格的電動車不能含有從「有疑慮的外國實體」製造或組裝的動力電池元件;2025年起,符合資格的車輛也不能含有從上述外國實體挖掘、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分析指出,這些規定被視為排除中國製電動車和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