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716陳佑寰、陳威駿■執業律師

以小見大 從天狗吃月到AI吃人

image
 透過ChatGPT等生成式AI可以生成各種文章與圖畫,人類創意究竟會因此如虎添翼還是自廢手腳?值得深思。圖/freepik

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畫作最近在台灣展覽吸引民眾前往參觀,而用生成式AI(人工智慧)工具也可產出梵谷風的畫作,讓人驚嘆我們與AI創作的距離!科學與藝術都是教育的一環,兩者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意與創作能力,不可偏廢。

 現在的小學生畢業前已知道月亮是太陽光的反射,而月蝕則是因為月球運行到地球的陰影所造成的。即使如此,小學生聽到「天狗吃月」的民間傳說還是會七嘴八舌嘖嘖稱奇,以此為題揮灑在畫紙上也是各顯神通栩栩如生。然而有了AI之後,究竟會如虎添翼還是自廢手腳?這可不是杞人憂天的問題,而是與人類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

 ■天狗吃月的前世今生

 年長父母回顧所成長在教育資源稀缺且制式化的年代,學生習慣於刻板模仿,不容易自由展現創意與創作能力。舉例而言,電影《魯冰花》改編自知名作家鍾肇政的同名小說,講述國小的美術課代課老師郭雲天對當時教育體制的反動以及發掘天才小畫家古阿明的故事。郭老師很欣賞古阿明的畫作,覺得他能有創意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郭老師在課堂上解說:「各位小朋友,請大家仔細看看。大家都看不懂這張畫到底畫的是些什麼,是嗎?古阿明小朋友剛才說他畫的是天狗吃月,大家一定會以為那不像狗,那圓圓的也不像月亮,對不對?好,畫畫並不一定要像,這就是說不一定要人家看得懂……」至於同班另一位小朋友林志鴻的畫向來受到師長的推崇,但是郭老師卻認為林同學的畫只是很像,而像不像在畫畫是一點兒也不重要的。郭老師還說如果要像,那我們有照相機就夠了,為什麼還要畫畫?

 現在的小學生除了透過學校課本與多元的課外讀物學習之外,上網Google一下也能搜尋到關於月蝕的科學解釋以及天狗吃月的故事。近幾年來AI浪潮興起,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演說表示將全力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隨後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更在台灣颳起AI旋風。而透過ChatGPT、Copilot 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問答不僅可獲得豐富多元的回應還可生成各種影像,小學生馬上就轉大人,彷彿人人都可以當文豪與畫家了。以天狗吃月為題指示AI畫圖,彈指之間就能自動生成各種風格的圖畫,你說神奇不神奇!

 ■AI會吃掉人類的創意嗎?

 梵谷的知名畫作《星夜》呈現的月亮與星辰給人一種在雲浪裡流動的印象,或許是來自梵谷筆下如浪花漩渦的線條所致。據說梵谷曾受到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創作《神奈川沖浪裏》的版畫啟發,兩個畫家的作品分別呈現雲浪與海浪的鮮明風格相映成趣,充分展現出人類藝術創作的動能。現今AI科技蓬勃發展,如果以梵谷風格或是梵谷星夜風格下指令讓AI生圖,雖可瞬間產生各種精彩作品,但卻不如梵谷《星夜》帶給人的感動。面對AI的時代浪潮,各方英雄豪傑爭先順勢沖浪引領風騷,卻有更多人擔心趕不上時代而如老船傾覆沉淪。

 天狗吃月的傳說展現人類自由奔放的想像力,《伊索寓言》裡則有一則地狗掉肉的故事,讓人對貪多務得的慾望不勝唏噓!有隻狗叼了一塊肉走到河邊,看到河裡有隻狗也叼著一塊肉,但不知道那其實是自己的影子。河邊的狗想要多吃一塊肉就撲上去張嘴搶肉,沒想到原本嘴上叼的肉卻掉落水裡不見了。

 誠然,人類本來就有寫作與繪畫的能力,也可培養精進更上一層樓。有了AI之後,我們只要會發號施令就可以讓AI生成文章與圖畫,然而如果過度追求與依賴AI,會不會我們喪失原有的創作能力?會不會沒有AI就沒辦法拿起筆寫作與畫畫?會不會以後的作家與畫家都變成是AI了?果真如此,豈不就變成是AI吃人的世界?惟若非經過訓練而受惠於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AI又能生成出什麼樣的東西呢?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再三思量人類與AI應如何進行和諧的人機協作。我們固然有必要學習運用AI小幫手讓自己更能發揮創意與創作能力,可不能束手就擒反倒成為AI的奴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