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15日公布「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到2030年用電成長約12%至13%,其中,AI科技的用電需求預估從2023年的24萬瓩,增加至2028年的224萬瓩,增加200萬瓩,成長約8倍。其後在AI穩定應用趨勢下,預估2024至2033年全國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為2.8%。
經濟部能源署署長游振偉指出,AI重大投資案在形成的過程中,都會與台電提出用電申請,取得科技大廠的用電量規劃、建設時程規劃等資料,同時,能源署與科技大廠皆定期召開會議,產發署與技術司也保持聯繫,在綜合考量下,推估出AI將增加200萬瓩的用電需求。
在整體電力供給規劃上,能源署表示,2023年底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1,241.8萬瓩、離岸風電達176.3萬瓩,現行太陽光電發電挹注白天的供電能力,已可滿足白天尖峰6小時的用電需求,因此電力系統調度重心改為關注夜尖峰3小時的用電調度。
再生能源發展方面,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建置進度受疫情影響,仍努力如期完工併網,以現階段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達15%,2026年11月起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20%的目標。
游振偉說明,離岸風電由於受到疫情、俄烏戰爭後各國積極推動風場建設,在相關資源配置上,全球相互競爭,皆影響了風場建設時程,但持續朝2025年併網容量5.6GW至5.7GW的目標推進。
而太陽光電建置進程,他說,原先規劃至2025年須達成20GW裝置容量,因現階段將有少部分容量無法在2025年如期達成,預期將延後至2026年全數建設完成。
游振偉表示,必須同步執行三項工作,第一,新的電力建設及新機組電源開發;第二,電網韌性包括電網、變電所等更新興建;儲能系統建置以促進再生能源整合和利用效率,三項工作即時建設,才能滿足未來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