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706黃有容/台北報導

台版次貸風暴成形?公股銀:機率低

 新青安風暴被視為房價走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包括年輕人常用的「Thread」等社交平台,也密集出現許多「新青安教戰守則,鼓吹透過新青安房貸買房後,善用寬限期只繳利息的優惠,六年後再賣房比股票還要賺,外界擔憂是否將因此埋下「台版次貸風暴」的伏筆。

 新青安是當前社交平台上年輕人的熱門話題,大量網友討論如何善用此項優惠房貸套利。包括假設「自備200萬元頭期、貸滿1,000萬元」;「貸款40年,前五年寬限期每月繳15,000萬元」,以及六年後房價可漲3成等。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央行確實擔心這類借款戶的風險承擔能力,例如升息、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等,這類借款戶可能會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負擔。

 為此,公股銀處理案件時相當謹慎,核貸時會高度重視風險控管,其中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評估借款人的個人負債比。一般建議「房貸為收入的三分之一」最安全,公股銀的最低標準約設在「房貸為收入的六成」,如果借款人已婚,就以兩人的收入為基礎來計算。

 公股銀主管也說,台灣民眾對「信用」仍相當的重視。2005年「雙卡風暴」時,不少還不出卡債的民眾,最後是由父母出面代為還款,和美國「次貸風暴」時民眾對信用破產較「無感」很不一樣,因此,要說新青安會衍生出台版次貸風暴,其實機率很低。

 行庫主管也提醒,政策立意良善,希望讓更多有剛性需求的民眾「安心成家」,但房市走勢並非只上不下,經濟環境更是充滿變數,民眾在申請新青安房貸時,務必考慮風險和自身的承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