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壽險資金投資公建,須跨部會聯手。金管主委彭金隆3日指出,近年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增加,壽險業投資海外風險正在加大,引導壽險業資金回台投資,目前是最好時機,政府會趁此機會擴大公建案源,逐步讓壽險業資金回台。
財政部長莊翠雲亦表示,有兩大觀念應該改變,一是公建必須提供合理的利潤,對民間投資才有誘因;二是應打破政府零出資的觀念,因此財政部也修正促參法,新增有償購買公共服務(PPP)。
彭金隆說,從2002年開始,台灣利率大幅下降,過去20年來國內投報率低,壽險公司因為早期賣許多高利率保單,不得到海外尋求更高的收益,最近情況有所改變,是很好改變的時機。目前壽險業投資公建還有3兆元的額度,很足夠。
國發會6月17日召集跨部會會議,針對壽險業者投資公建的三大難題,即沒有案源、投報率不足及投資方式進行討論。彭金隆認為,目前壽險投資公建比重偏低,主要障礙在需要有合適的投資標的,且要有現金流量、報酬率穩定,還有適當的投資方式,直接參與BOT或直投,同時符合的選項就變很少,保險業期待3%至4%的報酬率,才能符合其資金成本。
彭金隆舉例,國外有電廠跟民眾收電費,把未來幾年的收入證券化,可估算出投報率,另外,國外有民間參與興建快速道路,亦可以思考,選出幾個實驗型個案,來破除法規限制。
引導壽險投資公建,促參是一個管道。莊翠雲強調,金管會已修正保險資金投入公建,可取得董監席次等法規限制,目前較大的問題是案源不足,財政部會持續協助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盡量以促參模式執行公建,優化相關法制、加速處理履約爭議,以增加投資者信心。
促參司司長李建賢表示,財政部除傳統的交通觀光等公建,也鼓勵各部會,針對長照、醫療和社宅等後續需求量大,且符合社會政策方向的項目,朝這方向規畫相關促參公建案;國發會說,會展中心、污水處理廠、藝文中心也可納入公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