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9袁顥庭/台北報導

中美晶轉投資貢獻 將超車本業

 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旗下轉投資公司台特化、宏捷科、朋程都有很好的成長,今年營收貢獻將超過太陽能本業。太陽能業務已經脫離純製造,轉型為銷售綠電的公司,電池、模組也積極拓展美國、日本等海外市場。

 徐秀蘭表示,中美晶轉投資的台特化將在今年掛牌上櫃,客戶擴大、供貨的國別也增加,今年營收成長看好。雖然整體手機市場不好,宏捷科還是繳出很亮眼的成績單,今年前五個月營收達到21.67億元,年增229.5%,預期今年營收有機會創新高。朋程除了原本的二極體之外,不只做元件、還擴大到模組,包括IGBT等,由於單價提高,營業額也有很大的成長。

 至於太陽能事業方面,除了電池和模組之外,集團也進軍綠電銷售,不在是純製造公司。中美晶電池不只供應台灣、還出口到美國,而且今年6月美國取消了海外東南亞模組免稅,台灣電池出口到美國市場很受歡迎,公司會積極拓展美國和日本市場。

 在海外太陽能模組的價格競爭之下,台灣太陽能模組廠營運辛苦。徐秀蘭表示,價格取向之下,台灣模組競爭不利,過去進口模組比例最高大概是3成上下,對投資方來說,基於IRR(內部報酬率)的考量,還是會導入進口模組。政府只有限制電池不能從中國進口,沒有限制東南亞。很多公司在建置綠電時會有一定比例用台灣本土模組,現在公標案都還是用台灣製模組,希望有6~7成的比例還是由台灣供應。

 企業講缺綠電,徐秀蘭直言,台灣不缺電池和模組,缺的是土地,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土地取得,只要休耕地、不利耕作地土地釋放出來,規劃能源用地給業者建綠電,將來再繳回饋金給政府、或者給地方都可以,只要釋出土地,3~4年之內要建10GW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