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9社論

俄烏和平談判似近還遠

image
從俄烏戰爭和平峰會以及普丁提出的具體談判條件,都可以看出俄烏雙方的談判意圖。但各界期盼的和平協議,最快也要2025年才可能達成。圖/美聯社

 經過兩年多的戰爭,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戰場上陷入難以進退的泥淖,雙方都開始鋪墊走上談判桌的籌碼,兩國的戰場,正從槍林彈雨的軍事現場,轉向唇槍舌劍的外交談判桌。

 上桌談判並不容易,畢竟一邊是背負著恢復俄羅斯帝國榮耀的普丁,另一邊則是已喪失大量烏克蘭國土與人民性命,不能簽下喪權辱國合約的澤倫斯基。但是,從15~16日在瑞士舉行的俄烏戰爭和平峰會、以及未受邀的普丁在峰會之前提出具體的談判條件,都可以看出雙方展現出談判的意圖。

 俄羅斯總統普丁準備坐上談判桌的態度很明確,他在過去幾個月強化了烏克蘭東邊俄軍的力量,小幅度推進了占領區的前線。他在14日明確提出了和談的前提:俄國將取得烏克蘭東邊的頓內斯克、盧甘斯克、赫爾松、札波羅熱(Donetsk, Kherson, Luhansk and Zaporizhzhia)四個省,這四個省大部分已在俄軍掌控之下,而且在2022年舉行過公民投票;另外就是烏克蘭承諾不加入北約、不發展核子武器、外加烏克蘭去軍事化。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全心全力投注在瑞士和平峰會,這個原本可以促成俄烏談判的平台,因為堅持不邀請普丁,而中國、南非等國又不願在俄羅斯缺席下參加,因而成了澤倫斯基的啦啦隊大會。美國派副總統賀錦麗出席,另有德國總理蕭茲、法國總統馬克宏、西班牙總理桑傑士等領袖撐場,但是與會的90多國大多只派出外交部長或國安部門主管參加。

 由於出席瑞士和平峰會的人數眾多,與會官員耗費大量時間,逐一與主辦國瑞士總統阿姆赫德、澤倫斯基拍外交合照。最後的聯合公報主張,烏克蘭應就結束戰爭和俄羅斯對話,但強調烏克蘭的「領土完整」應作為任何俄烏和平協議基礎。參加峰會的90多國中,雖有80國簽署聯合公報,不過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南非、泰國、印尼、墨西哥、阿聯酋及巴西等國則都不願簽字,也沒有國家主動表明要舉辦下次的和平峰會。

 瑞士和平峰會對澤倫斯基來說是重大的進展,在此之前,普丁一直貶低澤倫斯基的代表性,以他暫停烏克蘭總統選舉、依法應該卸任為由,否認澤倫斯基擔任談判對手的合法性。完成瑞士和平峰會之後,澤倫斯基實質獲得與會國家的背書,強化了他作為普丁談判對手的授權。

 此次和平峰會只取得宣示性的結論,真正值得關注的,是西方國家最近升高了對俄羅斯的金融與軍事圍堵。軍事圍堵的訊息比較明確,特別是近期歐洲各國將援助烏克蘭的F-16戰機,確認的有荷蘭24架、丹麥16架、挪威22架、比利時30架,總數已達92架,接近烏克蘭期望的120架目標,這些F-16戰機即將交付,而且各國授權「可以直接攻擊俄羅斯境內的軍事基地」。

 這些F-16大多是服役超過30年的退役戰機,對俄羅斯沒有決定性的傷害,真正逼迫普丁的武器,還是金融制裁。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國務卿布林肯今年訪中,就試圖緊縮中國對俄羅斯的貿易與金融支持。主管金融制裁的副助理國務卿安娜‧莫里斯,則在歐洲與中東往返奔走,試圖切斷東歐的銀行、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作為俄羅斯對外貿易融資中介的管道。歐洲央行也要求所有歐洲銀行提出撤出俄羅斯、或是縮小營運規模的具體規畫。

 歐洲央行、葉倫與布林肯,正在執行去年12月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總統行政命令,警告「金融機構」不得支持列入黑名單的俄羅斯軍工企業,否則將面臨美國政府的「二級制裁」。歐美聯手切斷俄羅斯對外貿易與金融銀根,直指俄羅斯最重要的貿易管道:土耳其與中國今年對俄羅斯的貿易額都已經大跌,土耳其對俄羅斯貿易年減超過3成,而中國對俄羅斯則衰退15%左右。

 烏克蘭國土上的軍事戰爭看似膠著,各方卻都在升高軍事戰場外的壓力,逼迫對手產生節節敗退的恐懼,創造上桌談判的條件。除了普丁正式提出談判條件、澤倫斯基藉由瑞士峰會取得國際支持之外,中國也提出和平談判方案,歐洲強化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美國則升級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

 各方升壓逼迫普丁與澤倫斯基走上談判桌,但談判與重啟戰火經常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各界期盼的和平協議,最快也要2025年才可能達成。不過,能夠上桌談判就是去風險的重大成就,這或許是瑞士和平峰會在形式的公報之外,對於全球和平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