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8戴瑞瑤、魏喬怡/台北報導

壽險2026年將如期接軌新制

彭金隆:符合需求的在地化,新一代清償能力「不是要整倒誰」,幫助壽險業因應未來風險

image
壽險業2026年將如期接軌新制度,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7日表示,一是接軌負債會計IFRS17;二是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圖/羅永銘
彭金隆看壽險業三大優先解決問題

 壽險業2026年將如期接軌新制度,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7日表示,一是接軌負債會計IFRS17,保險局已給蠻長時間去調適,目前就是按部就班依既定軌跡去作;二是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是參考歐盟ICS制度,但接軌的已不是ICS,只要給予「真的符合需求」的在地化措施,應會如期實施。

彭金隆強調,制度接軌「絕對不是要整倒誰」,而是要幫助壽險業因應未來的風險,現在每多一秒,壽險業就有更多的保單、更大的國外投資,面臨很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必須要有更強的資本適足率,壽險業最大的問題並不在眼前,不會像銀行有立即性的流動性風險,因此金管會也給15年過度期,未來還是保持彈性。

保險司出身、20多年保險與風險管理的學者,彭金隆分三步驟解決壽險問題,第一即解決外匯避險成本問題,調整外匯準備金制度,第二就是接軌IFRS17,第三是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

2026年接軌IFRS 17,彭金隆指各家壽險公司都按部就班,最近雖有建議保留覆蓋法等,但保險局過去已給蠻長時間調適,包含系統面、人員訓練、工作準備等,都已準備到一定程度,即會如期接軌;三是新一代清償能力,彭金隆說接軌的已不是ICS,因為全球沒有市場能照抄ICS,資本適足率涉及法律強制性要求,須務實面對台灣特有壽險業經營體質,他強調採用新制度「是為解決未來問題,不是創造新問題」,會盤點如何協助所有壽險業,順利在2026年往新資本制度前進。

他強調資本監理是為了維持保險業長期的穩定、確保未來能依約履行對保戶的清償責任,IAIS(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針對大型具系統性風險的金融機構,訂定更高的資本標準,台灣引用ICS已作很多調整,已不是ICS,亞洲也沒有國家是全部照抄,各國都會調適,一是在地化,二就是過度,每個市場都會有不同標準。

彭金隆強調,會依現在規劃在2026年如期實施新一代清償能力,若真的符合需求的在地化措施,壽險業在意的將不是時間,重點是要趕快往前走,每過一秒保險公司就增加很多國外投資、風險,會穩健、務實來接軌,讓保險業可以因應未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