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8熊誦梅■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法律科技創新服務負責人合夥律師

積極型專利審查 助新創產業實踐ESG

image
新創公司規模通常較小,常遇到資源不足等瓶頸,若能輔助其取得專利等智慧財產權,搭配上健全良好的智慧財產管理,相信除有助於新創產業蓬勃發展,亦能成為ESG乃至SDGs永續推展的原動力。圖/摘自Freepik

專利制度旨在促進產業發展,而專利說明書的知識公開及共享特性,皆有助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平等、健康、保護地球等多項目標之達成,並以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ESG)作為實現SDGs的方式之一,其中良好的智慧財產管理,亦在ESG公司治理層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從公司治理評鑑自2020年起將智慧財產管理納入指標項目即可見得。

 新創公司於落實ESG時,優勢在於創新的商業模式、勇於嘗試及快速因應等特質,惟也有劣勢,如新創公司規模通常較小,常遇到資源不足等瓶頸。而專利權不但屬於公司資產,更有助於提升公司價值及形象,能增加外部投資人之投資意願與信心。因此,若能輔助其取得專利等智慧財產權,搭配上健全良好的智慧財產管理,相信除了有助於新創產業蓬勃發展,亦能成為ESG乃至SDGs永續推展的原動力。

 ■申請時設立未滿八年之新創均可適用

 有鑑於新創公司前期發展不易,申請人有即早取得專利的需求以獲取創業資源,故為促進新創產業之發展,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自2021年起試行「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本方案旨在提供新創公司可以更快速地通過專利申請審查程序,期盼能幫助有研發能力之新創公司迅速取得專利以進行智慧財產布局,強化智財籌碼。

 此方案更於2023年底重新修正,更新後之方案已於2024年1月1日生效實施,並再度試行一年。依台灣公司法或外國法律組織登記設立之公司,若距申請此方案時設立未滿八年並符合一定條件者,即可申請。

 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與一般專利審查之主要差異,在於一般審查審結時間約落在15個月左右,對於新創公司而言可能耗時過長,為因應此情形,於新創積極型審查中,智慧局將自積極審查申請提出後的一個月內提供面詢資料,並在申請人收到該面詢資料後一個月內為其辦理積極型面詢,申請人須於一個月內申復或修正,後續再由智慧局於一個月內發給核准審定書或審查意見通知函。

 ■平均審結時間僅71.6天,核準率100%

 除此之外,面詢資料中更包含檢索報告與其他可能構成不予專利事由之意見簡述,亦會於積極型面詢中再次告知不予專利事由及給予修正建議。依智慧局就本方案執行成效之統計,2023年之平均審結天數僅花費71.6天 ,且核准率為100%,大幅降低循一般審查所需耗費之時間。此項制度亦讓申請人可以及早得知新穎性、進步性等可能缺失,並對於如何克服不予專利事由擁有更清晰之方向,不論最終決定撤回專利申請改以營業祕密等保護,抑或是繼續申覆或修正,皆因有了較一般審查相對明確即時的指引,而能做出更彈性且迅速的智財布局,相信對有取得專利需求之新創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

 期望智慧財產制度的不斷革新,促使更多新創公司了解智慧財產保護與規劃的重要性,並藉由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ESG)的落實,走向穩健、永續性的營運,賦予社會繁榮與永續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以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SD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