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8文/顏瑞田

小手牽大手 日照校園 高齡社會新鮮事

image
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表示,大同福樂學堂是全台唯一教育部審定通過老少共學課綱的日照中心。圖/顏瑞田
●大同福樂學堂老少共學的畫面。圖/下載自大同福樂學堂臉書
高雄高齡人口結構與防護網概況;18~80歲、65~80歲參與正規與非正規學習比率之歷年比較

編者按: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也提前在2017年起實施「長照2.0─在地老化」應對,讓2025年65歲以上將達470萬的老人們,能安享高齡生活。惟外籍看護因各國法令等問題,難以頂替解決長者們日常生活上身心靈的需求,各式在地老人協助與住宅解決方案也因應而生。只是面對長壽風險下的資金規劃VS.妥善照護,多數人不知該如何請求專業協助。本報以專題深入報導政府提供的服務與外部協助的資源,分成「老少共學」、「看護照服」、「樂齡住宅」三大篇,供讀者依需求做多元參考。

 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為讓銀髮族更享「壽」人生,高雄市為長輩建構日照中心、社區關懷據點、C級巷弄長照站等三大安全防護網,其中為了在地安老的「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政策規劃和布建,高雄市規劃、布建達成率100%,而在校園設置日照中心,高市府與高醫合作的大同國小福樂學堂,則是全國首創,就是要讓「老少共融」。

 公衛出身、具有醫學背景的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截至2024年4月底,比率約19.39%,依「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政策,高雄市共有91個國中學區,迄今已布建74個學區,設立126家日照中心,可提供服務4,930人,剩餘的17個學區也正籌設或規劃中,規劃布建達成率100%,截至2024年4月底,社區關懷據點達544個,C級巷弄長照站達543處。

 至於在校園內設立日照中心,高雄市則為全國首創,陳其邁指出,目前已在國中小、高中職等校園布建6家日照中心,另有大學規劃設置中,可說是目前全國在校園設置日照中心最多的縣市。

 不過,在推動過程中,學校會有本位主義,反對在校園內設立日照中心,「學校打死都不要」,這就需要協調的硬功夫、以及執行力。

 與高雄市政府合作的大同福樂學堂,迄今八年,高醫旗下的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表示,2016年投入2,000~3,000萬元整修舊教室等,目前已是全台第一個特色日照中心,也是全台唯一教育部審定通過老少共學課綱的日照中心。

 傅尹志表示,為讓長輩樂意走出家庭,健康活動,大同福樂學堂與大同建國日照中心都不會墨守成規,而是導入一些新的元素和設施,例如AI等,有些新的元素已用在大同建國日照中心,經過驗證後,再返導入大同福樂學堂,做場域的示範和驗證。

她不是奶奶,她是我同學

 例如,導入一些視覺的互動、一些燈光或是聲音(音樂),利用這些的元素,延緩長輩失智,此一研發成果來自大同醫院副院長楊淵韓,有些則是放入高市府合作的示範教材,經過半年多的統計,已有一定的成效。

 目前大同福樂學堂共有30位銀髮學員,最高齡約90歲,平均年齡約84歲,大都屬於失智或輕度失能長輩,在2016年8月成立之後,名額一直都是處於額滿狀態,迄今還有10多位長輩候補、排隊要進來。

 大同醫院目前已開設大同福樂學堂、及大同建國日照中心兩個B級長照據點,是否以此成功經驗,再複製更多的B級日照中心?傅尹志指出,經營B級日照中心其實是帶有公益性質的,不計成本,且不以營利為前提,經濟效益是沒有列入考慮的。

 只是B級據點的複製,有一些主客觀的限制,傅尹志認為,反而是C級巷弄長照站,設置越多,讓健康老人有活動的地方,並導入正確飲食觀念,「長輩才會活得更健康」。

 他說,目前大同醫院已有八個C級巷弄長照站,即將要有第九個C級巷弄長照站,透過鼓勵長者運動的概念,大同醫院還提供貼心小禮物,讓長者們有動力去運動,據點的長者都活力十足,因為若長者不運動,每年肌肉力量流失2%到3%,一旦流失肌肉力量,長者就不想動起來,一但動不起來,就可能終身無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