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7何英煒/台北報導

鈊象失敗中學習 成就股王千金路

image
鈊象電子身為遊戲股王及獲利王,並非一路順遂,期間曾歷經兩次重大危機,也曾慘被國際大廠「分手」。圖/本報資料照片

鈊象電子身為遊戲股王及獲利王,並非一路順遂,期間曾歷經兩次重大危機,也曾慘被國際大廠「分手」。鈊象電子從失敗中學習,深刻體認到「市場不能過於集中,雞蛋不能放在同一籃子」、「研發資源要聚焦」等心得。

鈊象電子第一次危機發生在西元2000年。在此之前,所研發的商用遊戲機在中國大陸賣得風生水起,可是當政府開始整頓遊樂場時,營收瞬間減至前一年度的十分之一,公司更面臨首度虧損。

 鈊象領悟到,政策法令影響力很大,絕不能太過於倚重單一市場,當時大陸市場的營收占比高達8成,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就會承受不了風險。

 這也是鈊象後來在海外市場布局時,一直堅持要多點布局和分散風險的最主要原因。鈊象董事長李柯柱今年曾說「現在市場廣度夠,且夠分散,坦白說,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鈊象第二次危機則是線上遊戲及手遊浪潮來襲。當時投入的研發項目相當多元,涵蓋角色扮演、跳舞類型、棋牌類型、經營養成類型等,但只有棋牌類型產品成功,仔細檢討,研發過於分散反而形成資源浪費,以致獲利不高,因此鈊象重新將研發方向聚焦於棋牌及博奕類型,獲利才得以改善。

 直至今日,鈊象一直未放棄做RPG(角色扮演)、MMORPG(多人連線角色扮演遊戲)等遊戲,持續保有適當研發人力,等待日後的可能性。

 鈊象近幾年來靠著線上博弈遊戲攻下美國、東南亞及歐洲市場,成功背後,也有被國際大廠「分手」的辛酸。

2015年鈊象與澳洲博弈機製造商Aristocrat合作「發發發老虎機」,並由鈊象提供博弈遊戲產品,但2017年時Aristocrat卻提早結束合作關係,鈊象順勢談下遊戲使用權。雖「被分手」很難過,但與國際大廠合作還是令鈊象開了眼界,被分手的過往,如今看來也是國際布局成功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