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4侯冠州/台北報導

全球智慧手機Q2成長趨緩

零組件喊漲,下游需求未跟上,供應鏈持保守態度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3~2025全球手機出貨量緩步上升

 全球科技產業在AI世代帶動下,展現強勁回溫氣勢,包括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新品應用與設計,都以添加AI功能作訴求,惟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全球智慧手機供應鏈追蹤報告」研究顯示,在下游市場需求仍弱、上游部分關鍵零件開始漲價的情況下,使得今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產業製造規模呈現季減情況。

 IDC預計,手機零組件漲勢要到第三季才會趨緩,而在上下游供應鏈仍抱持保守態度下,第二季全球智慧手機產業規模成長將呈現相對遲緩的發展態勢。

 報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製造規模相對2023年第四季衰退8.6%,但較去年同期成長10%。年增表現是否意味手機市場開始復甦,對此,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資深研究經理高鴻翔表示,由於記憶體、AMOLED、相機鏡頭傳感器等手機關鍵零組件,延續去年第四季的漲價趨勢,智慧手機品牌廠商持續採購高於需求的漲價零件。

 高鴻翔進一步說明,隨著下游市場需求仍弱、低階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品牌廠商開始透過削減零件採購訂單,以抑制零件價格持續上漲,預料第三季多數零件漲勢,將會告一段落。

 從產業結構來看,隨著中國、印度政府採取積極5G推廣政策,2024年全球5G智慧手機的出貨比重可能高於原本的悲觀成長預期,但委外設計、生產的比重則會略微下滑。

 展望未來發展,IDC指出,在供應鏈上下游抱持保守態度下,全球智慧手機第二季成長將呈現相對趨緩的情況,而AI手機、中印5G政策推展、小米與傳音於低階手機市場競爭態勢等,將成為日後觀察重點所在。

 IDC先前指出,5G智慧型手機也將繼續推動手機產業發展,預期2024年至2028年5G手機出貨量的年複合成長率可達9.1%;至於AI手機,預計今年1,000美金價位段以下AI手機出貨量將達3,500萬部,生成式AI將推動智慧手機到AI手機的轉變,刷新娛樂、行動辦公等多場景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