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4陳碧芬

多元學習和當大官

image
小自高中畢業生,上到財經首長,都可以看到台灣社會成員善用正規教育體系的碩果,台灣教育體系的穩定運作、持續進步,讓每位留在我們社會中的成員有了多元選擇的管道。圖為行政院新上任閣員合影的畫面。圖/本報資料照片

6月蟬聲鳴唱鳳凰驪歌,年輕學子開啟不同的人生階段,大學畢業生初進職場,甄選入學的高中畢業生喜見名字在大學院校榜單上。基於現行的大學多元入學管道,個人觸及到的高中畢業生很少在說「上榜的學校,我不喜歡」,反而較常說,「進大學之後,我會轉系/學」,反映了現在的年輕學子求學路上有許多的選擇,即使入學時沒有考上最理想的科系,大學之門的門裡一樣有很多途徑可以通往預設的目標。

 新任總統賴清德任命行政院長卓榮泰和部會首長團隊,6月展開執政首月任務。新人新政,如履薄冰。即使部分首長為上屆陳揆團隊成員續任,由於新定位為「行動創新AI內閣」,外界期待新氣象、新作為之前,需要「認得」新內閣成員,包括新部長名字、背景和人脈、政策等等。

 和過往不同的是,近期輿論沒有糾結於新首長的專業背景能否適任於施政工作。如卓揆是中興大學法律系,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主修社會哲學,民眾普遍認為他們曾長期參與府院工作已然熟練政策研擬協商,實務經驗遠勝於學院訓練。

 財經部會首長部分,經濟學本科出身僅有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央行總裁楊金龍,兩位都已在執政團隊多年。龔明鑫是擔任了經濟部次長、國發會主委兼政務委員後,被拔擢為行政院核心角色。在新職公布後,他說,行政院秘書長的工作有更多府院溝通歷練,國發會和政委都有跨部會橫向協調的需要。但,這些工作和他的經濟學博士養成,有什麼關係?

 在他和媒體聊天的番外篇中,龔明鑫如詳地自我分析。其一,總體經濟的全面觀,不會在政策上作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偏頗,就算被協調了,也知道該決議能解決什麼問題,心裡預知不能解決的問題;其二,界定問題時,明確分野特殊個案或普遍現象,例如蛋價上漲和物價上漲,不能用同一政策思考,也要釐清彼此的因果關係。其三,產業發展深入研究,是前瞻建設計畫的前提,並加入內生性成長理論,拉長時點構思。他最後還建議,經濟系學生應該好好研修「經濟學原理」學分,因為自己從政至今,覺得它的應用最多。

 而經濟部長郭智輝為企管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的在職碩班也是企管領域,都是經營企業、職場歷練許多年之後,重返校園以正規學位進修,而兩位被賦與的產業轉型、數位轉型重責,其管理專長更受重用。不同的專科背景,能發揮在不同部會的政策規劃上,兩位新首長都在6月的政策首度發聲中,不經意透露了他們和台北大學、台灣大學商管學院的產學交融和深厚人脈。

 小自高中畢業生,上到財經首長,都可以看到台灣社會成員善用正規教育體系的碩果。坦然言之,台灣的教育體系並不是世界頂尖,社會變動也偶會出現教育界的寒心之言,但是台灣教育體系的穩定運作、持續進步,讓每位留在我們社會中的成員有了多元選擇的管道,企業董事長當起部會首長也不會有違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