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2陳昱光/台北報導

防金融詐騙 券商公會提5不妙計

 近年來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造成民眾財務損失。根據警政署統計,最常見的詐騙項目第一名是投資詐欺(24%)、第二名是解除分期付款詐欺(ATM)(19%)、第三名是假網路拍賣(購物)(13%),另外無卡分期詐騙也是大學生常遭詐騙的項目。

 此外,年輕人因為習慣於網路購物、交友、投資,加上社會經驗不足,也就更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而目前遭詐騙的受害人大多都集中在18~39歲區間的青壯人口,大大顛覆「老人比較容易被騙」的傳統觀念,證券商公會提供三大常見詐騙態樣,呼籲民眾小心防範。

 案例一「以簡訊或LINE 群組勸誘投資」: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詐騙集團看準民眾喜歡上網鑽研投資理財這點,透過Meta設立假粉絲團,假冒名人(如張忠謀、阿土伯等)名義教導投資,誘騙民眾加入投資Line群組,進一步勸誘投資詐取錢財。

 另外,詐騙集團所提供「保證獲利」也是常見的詐騙話術,但實際上沒有哪一項金融投資能夠保證獲利,所以「保證獲利」就是「保證有問題」。因此,不要輕信這樣說法及所謂的明牌,也不要理會誇大獲利說詞,不點未知連結,也不給個資及匯款,要熟知「免費的最貴」的道理。

 案例二「ATM解除分期就是詐騙」:隨著資訊越來越發達,許多人選擇線上購物來取代逛實體店面,但在網路上留下購買記錄,其實很容易造成消費安全問題。詐騙集團的目標是看準民眾通常對金融機構的作業不夠瞭解,以冒名是金融機構打電話給民眾,聲稱要協助解除分期付款的錯誤設定,再要求民眾前往操作ATM「解除分期付款」,藉機詐財。提醒各位同學,ATM提款機只能操作提款及轉帳功能,並不能「解除分期付款設定」,如有任何疑問一定要撥打反詐騙諮詢專線165查詢。

 案例三「無卡分期詐騙!零元手機,還賺五千?」:近期中部地區發生無卡分期詐騙案件,這類型詐騙主要有不肖業者以「現金引誘」加上先享受後付款(Buy Now Pay Later,BNPL)的手法,引誘大學生申辦手機或購買筆電等3C產品,並填寫無卡分期貸款合約書,就能賺現金5,000元。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種付款方式很可能要求支付一定利息,若不能及時還款,還可能會影響個人的信用紀錄,一定要小心。

 防範金融詐騙,證券商公會提醒民眾切記「5不」妙計,在資訊流通的時代,卻也潛藏許多陷阱,在未確認對方真實身分前,千萬不要透露自身個資,只要謊稱以投資、買賣股票、期貨或其他有價值之標的等理由要求匯款,必定是詐騙伎倆,民眾應加強警覺心,避免落入投資詐騙之陷阱;也再次提醒全民防範金融詐騙,切記五不妙計:不接陌生來電、不點未知連結、不聽投資明牌、不怕莫名威脅、不給個人資料。如接到陌生來電或訊息請務必保持冷靜,可透過證券期貨反詐騙諮詢專線(02)2737-3434(三思三思)查證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請求協助,確保自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