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1謝璧蓮■黑龍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BDMC)董事長

電影是越南不可忽視的產業

image
 ●2022年越南政府修訂電影法,提供攝製的便利支持外國電影公司到越南拍攝電影,同時設立電影發展傳播基金來贊助電影產業發展。圖/freepik

電影《再愛一次》(原名:MAI)今年農曆春節期間在越南上映,連續四周打敗好萊塢強片創下越南票房新高紀錄,賣出超過700萬人次約計新台幣7.5億,也同步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近200家戲院上映,同樣成為在歐美上映票房最高的越南電影。該片4月來台上映時,也是筆者第一次走進電影院觀看的越南電影。

 劇情主要描述出身極為苦難的阿梅(MAI)所經歷的刻骨銘心愛情奇遇記,劇中將越南女性拿得起放得下的果敢堅毅詮釋得無懈可擊,雖然是感情戲卻非常勵志。人不怕出身低只要努力一樣可以出頭天,就像阿梅原來從事按摩工作,在她摯愛的富家少爺移情別戀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撐起一片天,成為掌理多家休閒飯店集團的執行長。

 ■底層女性出頭天,奮鬥故事躍居票房冠軍

 本片讓觀眾能ㄧ次看見越南從過去到現代不同面向的社會寫實縮影,影片中呈現了很多越南文化家庭社會的獨特性,也反映出兩性的差異,以及點到為止的同志議題。像是在那樣浪漫的西貢河夜色下女主角理智地提出分手道別,男主角傷心欲絕的請女主角等他兩年,然而傻眼的是他卻很快地跟門當戶對的年輕大家閨秀結婚了,完全不是麻雀變鳳凰般的結局,而女主角的選角像極了普通的鄰家婦女卻又將角色刻畫得非常細緻。此外,阿梅父親想一夕致富而沉迷於賭博,因而欠下大筆債務,儘管阿梅痛恨不已卻要被迫代償,故事看似通俗卻活生生存在社會底層,角色間的關係與互動更讓人動容。

 導演黃鎮城是演員出身,擅長越南觀眾普遍喜愛的愛情劇,至今執導的三部大作皆創下越南票房排行第一名的佳績,不但觸動人心也連續打破越南電影票房紀錄,2021年的《Dad I’m Sorry》賣出超過500萬人次, 2023年的《The House of No Man》衝出600萬人次的新高。

 本片在投資製作方面是目前越南最大的電影發行商韓國娛樂龍頭CJENM公司,其主要業務包括食品餐飲、娛樂傳媒、家庭購物與物流、生物科技。該公司評估越南電影市場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並預估在二至四年內越南將成為世界電影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政策鼓勵、大導演坎城獲獎 帶動電影產業勃發

 由越南知名導演陳英雄的《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榮獲2023年坎城最佳導演,也顯示出越南電影於國際的能見度正在提升。根據越南政府「2020年至2030年越南電影產業發展戰略願景」,越南影片力拚國際大獎並將發展電影產業朝向兼具特色和權威性。

 對經濟成長而言,電影票房對國家經濟的直接影響主要能增加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提升國家形象、促進文化交流、推動創新和經濟發展。

 2022年越南政府修訂電影法,提供攝製的便利支持外國電影公司到越南拍攝電影,同時設立電影發展傳播基金來贊助電影產業發展,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國家財政資金撥款、國內外的捐贈、進口電影票房及廣告收入,並開放外國電影公司投資,以提倡電影文化產業刺激經濟發展。

 雖然美國心理學教授Terry F. Pettijohn II等人的「環境安全假說」(Environmental Security Hypothesis)之結論,社會越動盪不安人們就越會從媒體裡尋找較成熟的內容,藉此撫慰內心的安定。然而根據計量經濟研究顯示,電影類型的需求與經濟情況其實並不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電影產業與經濟學的供需關係相符,電影票價降低觀眾人數會增加,所得上升電影觀眾人數也會增加,而所得上升時的電影觀看增加比率又比電影票降價時高,因此當生活變富裕時確實會讓人更想看電影。依照美國Conference Board 經濟學者的研究調查結果,美國景氣的經濟走勢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上升時,包含看電影在內的相關支出也會上升,證明電影產業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