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0傅沁怡/台北報導

釋1,300億商機 財政部招商大會 7/23登場

image
財政部招商大會7月23日登場,預計招商案件70件,可望釋出1,300億元商機。圖/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一年一度的招商大會將於7月23日登場,初步整理中央、地方各機關預計招商案件合計70件,可望釋出1,300億元商機,案源則包括交通、污水下水道及水利設施、農業及資源循環再利用設施及長照及醫療等。

 為提升民間參與公建意願,除了透過促參,也可採都更、捷運開發、設定地上權等多元的公私合作模式辦理。據悉,部分捷運開發案金額上看數百億元,但案源還在規劃中,尚未納入招商名單。

 官員表示,各地都有不錯的招商案件,像高雄市至少有三件百億元大案,包括捷運橘線O10站土地開發案183億元、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公辦都更案154億元和前鎮亞灣智慧公宅都更案122億元,合計達459億元。

 新北市的百億大案則有板橋第二運動場體育場用地BOT案和淡海輕軌淡水行政中心站周邊土地開發案,合計金額也逾250億元;桃園和台中各有一件百億元大案;台南則有兩件規模各逾200億元的招商案,包括設定地上權和BOT。

 另根據修正後的「促參2.0」,已擴大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類別,新增綠能、影視音、資源循環再利用等。今年招商也有兩案綠能公建,分別位於台南和桃園,金額各2,500萬元;影視音類則還沒有招商案。至於農業及資源循環再利用設施,目前盤點出的案源包括嘉義阿里山林業村新建營運移轉案,以及台南將軍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智慧水產示範基地營運移轉案。

 財政部表示,過去三年各級機關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績效顯著,2021年到2023年民間簽約投資公共建設金額分別為1,888億元、2,828億元及1,876億元,連續三年突破1,800億元,有助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創造民間投資管道。官員表示,依經驗交通建設的投資金額會高於其它類別,還會有新案源加入,對今年整體招商成績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