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0社論

聆聽大陸經濟政策轉軌的號角

image
北京當局先打底房市,再以重磅政策激勵房市,穩住經濟基本盤。圖/中新社

被各界高度關注的中共20屆三中全會,預定在7月上中旬召開,依據中共的歷史規律,一中全會產生黨的領導人、二中全會推舉國家機構領導人、全國政協領導人之後,三中全會就是聚焦在訂定重大經濟政策方向,推展執政的重要會議。令人意外的是,歷屆在第四季召開的三中全會,這次卻推遲了超過半年。

 雖然三中全會推遲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不過我們從去年至今的中國大陸經濟表現來看,可能是因為連續暴雷的地產商造成房地產、金融體系、社會安定的整體威脅,加以大陸進出口市場遭遇美國地緣政治的挑戰而面臨結構性的調整。總之,國務院總理李強需要時間拆解重大經濟風險,爭取時間穩住整體盤勢,才能進行中長期的經濟規劃。

 今年農曆春節過後,我們看到香港領先大陸各大城市,推出重大的房地產維穩措施,並且安排了一連串強勢振興經濟的活動,批評香港的境外人士將焦點鎖定香港國安法的施行,但是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香港國安法的施行是總結多年來香港政局的亂源,確保了政治安定的底盤。

 2月底香港政府將施行超過十餘年的強力打房措施全數撤除,港府投注資金恢復香港觀光產業,大力拉攏國際金融機構前往香港召開大型論壇,4月初由滙豐控股與國泰航空主辦七人橄欖球賽(Rugby Seven)、6月初主辦2026世界盃足球外圍賽、外加一路安排到年底的各種演唱會、大型商展、藝術品拍賣等,大動作振興香港經濟。香港特首李家超振興經濟的政策見到初效,房市止住長達三年的跌勢,低檔放量,恢復交易活力,商旅觀光人數回升,香港股市也快速回漲25%。

 香港是大陸城市經濟的領先指標,國務院在3月之後將各大城市與省分的房地產政策下放,5月中旬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出面,推出重大的房地產激勵措施,支持地方政府酌情以收回、收購等方式處置閒置存量住房,也由人民銀行公告將首套個人住房首付比例降至15%的歷史最低水平。在處理房企爆雷、保交房、減少爛尾樓的連串救急政策之後,我們看出北京當局先打底房市,再以重磅政策激勵房市,祭出一連串有秩序布局、穩健施行的救市措施。

 因此,7月召開的三中全會,可能是北京政府在穩住基本盤、成功控制重大風險之後,針對長期發展與結構性改革,提出具體經濟戰略的重大會議。我們觀察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5月23日、也就是重大房地產救市政策出台後的一個禮拜,前往山東濟南視察並且發表重要講話,他的講話在官媒以極高的力度傳播,被觀察家公認是為了三中全會的主軸定調。

 習近平的講話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等;緊接著在6月4日,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向王滬寧主持的全國政協大會報告,在習近平揭示的主軸上,再進一步論述「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以及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在習近平、丁薛祥的論述中,都特別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丁薛祥的報告,更不斷重複強調以「市場」為主體的重大經濟政策轉軌,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

 三中全會即將揭露的經濟政策主軸,非常可能是重新認同「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要求凡是市場和企業能做好的都交給市場和企業,政府則扮演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等基本任務,公營企業作為基礎經濟優化的基石,而民營企業則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將市場資源做最有效的配置。

 也就是說,三中全會將為企業與政府、公營事業與民營事業、效率市場與有為政府之間,找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平衡點,減少過去幾年事事管到底的政府行為,騰出更多市場配置的空間來鼓勵民營企業,這是大陸經濟政策轉軌的重大訊號,也可能成功吹響大陸經濟反攻的號角,7月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值得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