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09文/黃彥宏

宣捷總經理吳世揚站第一線 率團隊闖關

再生醫療雙法案過關

image
宣捷總經理吳世揚 圖/新光投信提供
宣捷幹細胞總經理吳世揚 小檔案

 去年中登錄興櫃的宣捷幹細胞,正值滿周年時迎來了新喜訊,《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歷經三屆立委任期,終於三讀通過,說到宣捷,大眾媒體首先聯想到的無不是創辦人是聯電榮譽副董宣明智,以及他的兒子、個人生活充滿話題性成為周刊追逐目標的宣昶有;除了這兩道後盾,也因為有宣捷總經理吳世揚在第一線奮戰,才能帶領經營團隊成功闖關。

 口條清晰、平易近人的吳世揚,講解專業度極高的幹細胞醫療,能用深入淺出的話語傳達,經營新藥幹細胞公司並不容易,宣捷這幾年不斷遇到挑戰,卻因為優秀的經營團隊努力不懈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這幾年遇到的兩大挑戰:一是推動臨床試驗過程繁瑣,包括:計畫撰寫、醫院選擇、醫師溝通、臨床試驗委員會審議、TFDA審查、病患募集與溝通等,每項都需要同仁專業及耐心的推動。

 二是新冠病毒的影響,這幾年,宣捷重要的幹細胞儲存業務原先行銷通路受阻,不少線下展會、媽媽教室等被迫停辦導致推廣困難。行銷團隊轉向線上-線下(Online to Offine)連動,更勤快個別拜訪,努力突破困境推動業績成長,成功推動營收逐步向上。

 吳世揚談及近期通過的再生醫療法時認為,政府領先世界僅次於美日韓紐等少數國家,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點亮一盞明燈,也為長期受病痛折磨、無現有藥物醫治的病人,獲得緩解甚至痊癒的機會,而宣捷成立至今目標沒有改變,即生產「異體幹細胞製劑」。

 他進一步說明,原先的特管法只規範醫療操作,且限制「自體使用」,對廠商來說就只能一個一個案子接,無法「量產降價」服務更多病患;但有了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明確定義細胞及其分泌物是「藥品身分」,能依照藥品相關生產及試驗規範,最終取得藥證上市販售。

 針對宣捷未來發展目標,吳世揚透露,公司去年與藥技中心簽訂技術合作,將建立非基改間質幹細胞轉化成神經細胞的量產程序,接下來宣捷將會擴大與國內各大學的產學合作,協助學院裡的研究走向市場商品化。

 同時,宣捷併購的腳步也不停止,將加速完成育禾婦幼集團的併購程序,現在還有另一洽談對象,若有好消息將對外宣布。

 吳世揚期許政府,領先世界通過再生醫療雙法,對國內再生醫產業注入強心針,期待衛福部相對應配套子法也能盡速推出,完善運作體系。

 另外電子業對人才的磁吸現象嚴重,長期造成其他產業隱憂,當前國內再生醫療產學上就具實務落差,期盼政府在培育相關人才面能盡早作出對策,對外籍高階生醫人士來台工作權也予以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