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法日新月異,從以往盛行的電話詐騙,到現在範圍遍及各大網路平台、交友軟體,甚至假冒名人或銀行騙取錢財。根據全球反詐聯盟(GASA)的調查顯示,2023年全球有近25%人口遭詐騙,詐騙金額高達1.02兆美元。
對此,內政部刑事警察局預防科偵查員趙雲在《投資人不可不知道的事》節目中分享自保法則。
全台詐騙案一年數萬件 「假投資」一年多79%
在社群媒體上,經常可見網紅或財經專家的帳號遭盜用或冒充,並邀請投資人加入投資群組或社團,待投資人卸下心防後,再進一步介紹其他「投資老師」、「專員」等,不停轉介不同連繫人,製造斷點,引導投資人踏進陷阱後主動轉帳。
趙雲指出,2023年全台的詐欺案件超過37,000件,比前一年增加28%,其中光是「假投資」的詐騙案件就多出超過5,200件,增幅達79%,成長幅度比其他詐騙類型還高。
詐騙車手抓不完 還有AI深偽防不勝防
至於冒用名人名義成立假投資真詐騙社團和群組,難道無法可管嗎?趙雲解釋,加重詐欺罪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責並不低,但詐騙集團分工縝密,難以追蹤源頭,新聞上常見遭逮的詐欺犯,很多都只是最底層的車手,他們負責收錢辦事,不僅不清楚上頭指揮的人是誰,連車手間也可能彼此不認識。
而在追緝的過程,也曾發現有廣告代理商等看似正派經營的企業,但背後卻利用人頭戶進行詐騙。趙雲分析,這些公司業主可能為了詐騙集團提供的分潤,因此心存僥倖加入犯罪行列,刑事單位現在也有專案小組,針對詐騙上游進行溯源追查。
除了投資詐騙,AI詐騙也日趨猖獗,名人的長相與聲音可被輕易仿造,股神巴菲特近期就曾提出警告,他認為AI詐騙未來可能成為高速成長產業,日前遭判刑的台灣網紅小玉,就是利用AI技術把名人的臉合成製作色情片。
遇到詐騙唯一正解:黃金48小時內報案
趙雲也提醒,網路上有很多自稱165防騙網、國際駭客組織、律師事務所或反詐聯盟,宣稱可以幫民眾討回被騙走的錢,但這些都是詐騙集團假冒的,民眾在搜尋關鍵字與網站時務必確認網址,以免遇上二次詐騙。
當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遇到詐騙案時,除了保持冷靜外,趙雲強調,唯一解方是第一時間撥打110、165,或直接前往住家附近派出所報案,且最好在48小時內完成報案,經身分比對後,銀行可先協助民眾凍結帳戶,不讓錢再流向詐騙集團的上游,她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不要點進網路上的不明連結,避免掉入詐騙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