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長何佩珊5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要解決現階段台灣勞動力缺少的問題,重點應放在中高齡就業及婦女二度就業的發展上,並擴大彈性工時的可能。
她預估,全台灣有高達56萬的中高齡潛藏勞動力還待開發,為此,將透過企業雇用中高齡的獎勵方案為施力點,藉此做法擴大供給、解決缺工問題。
對於企業界持續呼籲開放外籍勞工,作為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的解方,何佩珊說,當企業調高薪水仍請不到人時,才會考慮開放申請移工。
何佩珊強調,缺工是就業市場供需失衡的問題,這並非台灣獨有,是全球均共同面臨同樣的現象,日韓及歐美各國都在搶工,如同疫後出現的通膨一樣,為全球各地都面對的難題。
而勞動部處理此一問題的基調是:透過延後退休、提高中高婦女就業等作法,挹注就業市場勞動力,要開發這些社會上的潛藏能量,紓緩產業缺工的困境。
台灣在面對缺工困境的同時,也面臨到低薪的難題,企業多盼望引進移工,利用便宜的勞動力。
對此,何佩珊強調,倘若單以引進移工作為缺工的解方,將造成惡性循環,也會進一步拉低國人的平均薪資。她並不反對引進移工,但企業應先提高薪水招聘國內勞工,避免低薪的惡性循環,旅宿業相當希望可以引進移工,但其所開出的薪資條件,仍在基本工資的邊緣。
何佩珊並注意到,當前的工作環境相當多元複雜,各種彈性、破碎化的工時模式漸成趨勢,工作者提供勞務的方式不再限於周休二日、朝九晚五的鐵律,更傾向居家上班、彈性工時。
舉例來說,當前不僅年輕人投入外送員工作數量大增,在中高齡就業及婦女二度就業,也多傾向部分工時為主,未來的工作型態沒有必要以全職綁定,才能增加投入工作的誘因。
何佩珊透露,正研擬透過不修正《勞基法》母法下,以行政命令或子法鬆綁法規,提供對勞動者有利的彈性工作時間,包括居家上班、提早或延後一小時上班等新型態的工時計算方案。
此外,《勞基法》第54條修正草案已完成初審,且獲得朝野共識,何佩珊盼儘速三讀,主要是年滿65歲工作者,只要勞資雙方合意,可延後退休年齡。
不過,仍維持65歲是一個年齡基準線,經勞資協商後可延後,以釋出更多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