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四月,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地區,註冊的中國製造電動車數量年增23%,總計達11.93萬輛,約占該地區進口規模的五分之一。由於此刻正值歐盟欲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之際,此一數據更添敏感性。人在西班牙的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呼籲,希望中歐相向而行,透過對話溝通解決彼此關切。
華爾街見聞4日報導,歐洲電動車市場研究機構施密特汽車研究(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日前公布上述數據。
該機構創辦人Matthias Schmidt表示,各國車企繼續在中國生產汽車,因為這是目前從電動車產業獲利的最佳途徑。報導指出,在中國製造電動車成本較低的背景下,包括特斯拉和雷諾等西方品牌已將生產基地轉移至中國,然後再出口到歐洲。譬如,瑞銀分析師去年估計,比亞迪的成本約比傳統車廠低25%。
該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註冊的中國製造電動車中,西方和日本品牌如特斯拉、福斯和本田約占54%,其餘市占率由上汽名爵(MG)和比亞迪等中國品牌占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歐盟正對中國電動車傾銷行為進行反補貼調查。中國海關數據顯示,近年中國車輛及零部件出口至歐盟金額有逐年上升趨勢,2019年出口額約106.5億美元,但2023年已超過316億美元。
報導指出,因為中國是重要的製造中心和豐厚利潤的來源,多位汽車業高層呼籲美歐政府不要提高中國電動車關稅。
對此,中國商務部正、副部長近日分別在西班牙和希臘進行遊說。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4日在西班牙表示,歐方的動作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所謂的「產能過剩」,過剩的不是產能,而是焦慮,所謂的「市場扭曲」,扭曲的不是市場,而是心態。希望歐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對話溝通解決彼此關切。
他並希望西班牙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歐盟在綠能領域保持理性開放態度。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3日也在希臘表示,近期歐盟利用反補貼調查等,對中國綠色產品限制打壓,並指責中國利用產業補貼導致產能過剩和扭曲市場,歐盟此舉破壞了公平競爭,是對歐洲相關產業的畸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