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7巫其倫/台北報導

陸股中性看待 選股重於選市

全面大多頭行情尚未到來,公用事業股、電力事業等成領漲主力

image
投信法人認為,儘管A股與港股PE已見修復趨勢,但仍低於長期均值,全面性多頭行情尚未到來,建議陸股選股重於選市。圖/新華社
陸股及公用基建第一季淨利潤年增率

 市場期待陸股將轉向大牛格局,投信法人認為,儘管A股與港股PE已見修復趨勢,但仍低於長期均值,全面性多頭行情尚未到來,建議陸股選股重於選市,看好包括公用事業股、電力事業、食品消費、美容護理等可望量價齊揚,成為後市領漲主力。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表示,陸股年前出現較大跌幅,年後啟動反彈,為股價低估的修復過程,陸股PE已由負1倍標準差,上升回到負0.4至0.5倍標準差,過往當PE回到長期均值以上,股市可望呈現大多頭行情,研判目前仍可望處於均值至負1倍標準差整理區,全面大多頭投資條件尚未到位,仍宜採取中性投資策略,控制下檔風險。

 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指出,大陸官方積極拉升國內製造業作多,4月製造業PMI達50.4,維持在擴張區間,隨製造業生產旺季到來,4月企業生產活動有所加快,需求延續復甦。結構上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表現較亮眼,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培育壯大,主要受惠於3月國常會後,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政策加快落地。預計隨著政策不斷落地生效,有望支撐製造業景氣。

 大陸經濟數據穩步加溫,新質生產力政策由中央頂層推動,後續效果值得期待。類股操作關注三條主線,一是科技創新,AI領域是今年確定的產業趨勢,關注相關計算機、電子、通信、軟體服務、數位經濟等科創領域;二是消費復甦,食品飲料、家電、出行、餐飲等;三是低風險高股息,公用事業、能源、交運等。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李忠翰強調,大陸首季經濟成長率年增5.3%,優於前期及市場預估,主要受惠於出口及投資的加速,尤其是對新興產業的投資,且內需消費呈現逐月回升,耐久財消費為主要支撐;房地產銷售的年後小反彈結束,重新回到量價齊跌的格局,後續發展將觀察政府支持力道。

 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運用財政、貨幣政策來穩定經濟都有著墨,也針對地產及對外貿易行業政策指引,持續觀察政策落地及成效,布局看好半導體、AI及電力設備等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