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7林惟崧/台北報導

江啟臣推動立院遷建 攜手韓國瑜繪藍圖

 立法院自1958年以來進駐台北院區現址,歷經數十載,現有空間早已不敷使用,且常被詬病各單位雜亂、國會空間缺乏,立法院是否遷建成為各屆立委關注焦點。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說,國會遷建的議題每屆都有人提出來討論,但總是只聞樓梯響,一直到第十屆游錫堃院長任內,成立「立法院國會擴建規劃暨監督委員會」,才在選址進度上有了意義上的前進。但隨著白熱化的選舉結果出爐、國會成員大洗牌,遷建議題再度被退回冷宮,未來他將與院長韓國瑜共同研議,在適當時機推進遷建的進程。

 江啟臣感慨地說,每一次接待外賓,其實內心都很汗顏,細究各國國會空間、設備與歷史,會發現台灣國會除了議場建築、群賢樓,是立法院本身蓋起來的,很多衍生的空間都是東補西湊,包括現在立委研究大樓,是30年前向經濟部調來的,其他立法院合作社等從屋頂上看,很像違章建築,相比於韓國、日本甚至是東南亞鄰國的國會,莊嚴性與便利性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立法院初步研擬的六處遷建基地,包括中正紀念堂園區、空軍總部舊址、土城看守所現址、成功嶺營區、高鐵彰化車站特定區、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江啟臣表示,在國會改革的藍圖中,立院遷建是他與韓國瑜都十分關心的議題,未來幾年要持續的討論。

 江啟臣坦言,要盡力改善國會硬體設備,翻新電梯是首要的任務,後續包括立委研究室電腦、設備、軟體及各院區維安工作,也需要重新盤點、進行檢討。不過,現在忙於持續擁來的外賓接待任務,江啟臣說,還需要一點時間一步步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