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7邱莉玲/台北報導

海運多空博弈 最快7月掀牌

運價走勢短多長空?新增運力緊追缺口,下半年過剩隱憂浮現…

image
航商、研調機構估,上半年新增運力足夠填補繞航所需,下半年運力過剩隱憂浮現,最快7月、最晚10月,高運價將逐步下修。圖/美聯社

 海運強漲風來襲。4月底以來短短五周,歐洲線運價飆漲逾7成、美西線大漲近6成,超過紅海危機時的漲幅,在歐美貨量回溫,傳出缺櫃、塞港之際,運價恐一路漲到6月;同時,大量新船下水,航商、研調機構估,上半年新增運力足夠填補繞航所需,下半年運力過剩隱憂浮現,最快7月、最晚10月,高運價將逐步下修。

 在運價、運力雙升下,航運業在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博弈中暫居上風,業界估轉捩點可能在下半年,兩大觀察點為:紅海危機演變,以哈戰爭何時結束;歐線旺季提早、美國補庫存,拉貨續航力受關注。

 以哈戰火延燒七個月,外電傳出兩方有望在本周重啟談判,陽明、萬海等航商表示,紅海危機日趨複雜,市場上新舊船舶皆投入使用,全球閒置運力僅0.7%。由於船舶彎靠港口改變,航程拉長,增派船舶大小不一,加上天候影響船期,出現缺櫃現象,且隨歐洲需求上升,許多往東地中海貨載在西地中海轉運,西地中海出現塞港情況。

 根據Alphaliner的5月數據,為維持亞-歐航線每周固定班次,目前運力缺口約36艘、50萬TEU(20呎櫃),其中2M聯盟需8艘船補足,Ocean聯盟需20艘船、THE聯盟需8艘船。隨新船陸續交付,估6月底可補足運力缺口。

 進入下半年,BIMCO預估新增近200萬TEU運力,今年全年新增運力逾300萬TEU,創新高,明年新增運力近200萬TEU,居歷史第三高。馬士基、赫伯羅特等航商5月示警,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運力過剩隱憂開始顯現。

 市場需求也決定運價走勢,業界稱,這波漲勢主要由紅海危機效應加上大陸集中出貨所推動,促使貨主提前出貨,歐洲線旺季提早。展望後市,航運界關注兩項趨勢發展,一是旺季提早,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將持續或縮短?二是高運價反映到終端價,影響消費者購買力,擔憂訂單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