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4魏喬怡、戴瑞瑤/台北報導

上市櫃Q1稅前獲利9,131億

掉至史上第三高,高晶萍:2022年墊高基期,獲利穩健成長、基本面佳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上市櫃營收、稅前盈餘前三大

 上市櫃今年首季營收、獲利出爐。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23日公布,上市櫃公司首季稅前盈餘達9,131億元,次於2022年首季的1兆2,253億元、2021年首季9,755億元。

 市場擔憂恐逐年下滑,但高晶萍指出,主要是疫情時上市櫃營收獲利受惠轉單效應大爆發,2021年營收獲利開始走高,到了2022年創新高,墊高基期,但她強調,獲利還是穩健成長、基本面不錯。

 據證期局統計,上市櫃公司營收金額首季達9兆966億元,排名第二,第一名出現在2022年首季9兆6,792億元、2023年首季為8兆7,571億元,而稅前盈餘今年首季掉到史上第三名。高晶萍認為,稅前盈餘掉到第三原因,主要是2022年不論營收獲利都創十年新高、拉高基期,回想疫情期間各國封城、台灣受惠轉單,後來2021年營收獲利開始上升,2022年到十年最高,代表上市櫃基本面不錯,今年首季與去年比較變化幅度不大,穩定成長中。

 金管會也引用國發會數據,今年經濟成長率會比去年高達3.3%至3.5%,景氣回溫,燈號會是綠燈以上,有助上市櫃發展。高晶萍表示,上市公司(不含第一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營業收入為新台幣8兆4,8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001億元,增加3.67%,營收金額為近十年同期次高。獲利成長產業包括半導體業因AI需求強勁,加上智慧型手機及消費性電子穩健回溫,帶動獲利成長;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受惠於AI伺服器出貨勁揚,推升獲利;航運業因運價上升及疫後客運復甦,致獲利成長等。

 上櫃公司(不含第一上櫃公司)今年第一季營業收入6,09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1億元,增加3.76%。獲利成長產業包括電子零組件業因產品出貨增加及匯兌利益挹注,致獲利成長;半導體業因銷售價量俱增而推升獲利;文化創意業因遊戲產業營收增加,帶動獲利成長等。

 另高晶萍說明,上市公司廷鑫(2358)、昶虹(2443)及上櫃公司牧東(4950)等三家公司未如期出具今年第一季財務報告,最快今年11月18日就會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