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動車(EV)崛起並強勢「出海」下,中國、美國、歐盟圍繞著汽車產業的角力戰日趨升溫。在歐盟今夏或對中國提出電動車反補貼關稅,以及美國日前將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調漲3倍至100%後,為謀反制,傳出中國有意調高部分歐美進口汽車臨時稅率,最高將達25%。
綜合外媒22日報導,歐盟中國商會(CCCEU)2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國政府可能考慮提高從歐盟、美國進口的大型引擎汽車臨時關稅至25%。近日,中國官媒剛引述專家建議提高2,500c.c.以上引擎進口汽車的臨時稅率,並提到WTO規則允許對進口車輛徵收最高25%關稅。
該商會強調,中國此一行動是考慮到近期事態的發展,例如美國拜登政府14日宣布,針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組件、半導體等七大項徵收高額關稅,電動車關稅更自25%大幅調漲至100%;另外,歐盟暑期準備針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採取關稅措施。
報導稱,目前中國汽車出口遠多於進口,且差距正在擴大。中國海關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年增57.9%,已躍居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出口155萬輛電動車,63.8萬輛銷往歐洲,5.2萬輛銷往北美。
相較之下,去年中國進口汽車下滑8.9%至不到80萬輛,創下自2011年來新低,包括共進口2,500c.c.以上引擎汽車25萬輛,約占進口車總量的32%。另外,中國進口車庫存係數近年也持續走高,從2016年至2021年的3個月左右,上升去年的平均4.9個月。
這些年歐洲車商一直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海外生產基地與市場,營收與獲利上高度依賴中國,但疫情爆發期間中國電動車快速崛起,並鎖定歐洲、美洲市場為重要出口地,引發美歐傳統汽車強權緊張,去年以來頻頻針對中國汽車補貼、違反市場原則、產能過剩等問題出招,或對中國車企施以關稅制裁。
本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期間,他曾力圖勸阻歐盟不要走上與美國相同的道路。先前美國政府已經放話將對中國進口商品施加高額關稅,此舉引起中國關切,並擔憂做為美國盟友的歐盟可能會跟進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