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2袁延壽/台北報導

張安平:台泥四足鼎立 穩定獲利

轉型控股公司;營運不再偏重兩岸水泥,歐非市場及新能源,已成第三、四隻腳

image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1日表示,「台泥正要翻開新的一頁,屬於全新的台泥的故事,也正要開始編寫。」圖/袁延壽
台泥企業團營運主要來源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1日表示,「台泥正要翻開新的一頁,屬於全新的台泥的故事,也正要開始編寫。」圖/袁延壽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1日在股東會上宣布,公司正式轉型集團控股公司,英文名稱從「TCC」更名為「TCC Group Holdings」。張安平指出,去年台泥已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風險分散、創新綜效、充分金流的四足鼎立、健康穩健的財務報表,「台泥正要翻開新的一頁,屬於全新的台泥的故事,也正要開始編寫。」

 張安平指出,4月初台泥雖面臨內憂外患,位於花蓮和平的水泥廠、礦區、和平電廠、和平港同時遭受地震重創,大陸廣東水泥廠遭逢大雨威脅,不過台泥自結4月財報是持續獲利的,證明台泥營運不再偏重兩岸水泥,歐非市場及新能源,已成為第三、四隻腳。

 張安平強調,當集團以往的水泥主力產業無法生產,且在虧本的情形下,其他新投入的產業可以把營業額跟利潤撐起來;土耳其、葡萄牙、非洲的水泥市場,及綠電、電池、儲能等新能源事業,已成張安平口中台泥企業團的獲利來源。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表示,2022年台泥合併營收1,139億元,其中兩岸水泥占68%、能源及電力占29%,但去年土葡投資以擬制性回溯的合併報表來看,台泥合併營業額來到近1,600億元,其中兩岸水泥占比下降至43%,土葡水泥占31%,能源及電力占24%。

 對於今年水泥本業,張安平指出,保守看待大陸水泥市場,但土耳其因有地震後的重建需求,法律要求太老建築必須拆掉都更,水泥需求量相對高。台泥投資的OYAK是土耳其水泥業最賺錢的。張安平樂觀今年土葡及非洲水泥市場,認為可以給予台泥合理的報酬。

 在新能源事業方面,台泥投入水泥儲能櫃EnergyArk發展,張安平透露,已開始開發歐洲、大陸市場,目前收到來自法國、義大利、葡萄牙、荷蘭客戶要求報價的需求。

 至於在歐洲併購的NHOA,程耀輝指出,去年NHOA合併營收是2.73億歐元、年增65%,相較2021年成長8.26倍,表現優於預期。今年第一季上線建置中的儲能超過2GWh,旗下Atlante在歐盟四國將設立超過4,111座電動車充電站,獲得歐盟超過新台幣17億元的獎勵補貼,都是對經營團隊的認可。程耀輝強調,全球能源轉型對儲能充電站需求很殷切,集團將結合水泥儲能櫃,及台泥儲能團隊在台灣累積的電力交易經驗,跟NHOA、Atlante 一起合作開發歐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