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2林惟崧/台北報導

新環境部長彭啟明開工 宣示三大目標

將啟動「雙首長會議」

image
彭啟明宣示重點

 環境部長彭啟明21日就其上任政策做出三點宣示,分別是加速碳定價作業、改善空汙,以及精進環評審查。其中四接環評案將納學者專家審查、並預告光電也要納入環評等目標,強調,「環境部不是經濟部的環保署」,環評一定按照專業,堅守立場。

 為完成上述三大目標,彭啟明強調將啟動「雙首長會議」,與跨部會首長討論綠色成長戰略,他自己以擔任「政府永續長」為己任。

其中最受到關注的碳費部分,彭啟明說,主要將參考美國租稅抵免、日本氣候公債等創新工具,預計派員出國考察各國碳定價制度、為銜接歐盟CBAM方案進行討論。

 彭啟明上任後的另一棘手問題為台電基隆協和電廠改建案,包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環評因環境衝擊等影響廣泛,環評程序歷經多任首長,從張子敬、薛富盛到彭啟明,至今仍卡關。

 彭啟明說,台電已把環評審查作業的申請延至7月底,待補正資料後,先由委員進行書面審查後再召開實體會議。

 對四接是政府能源政策的重點項目,彭啟明強調,任何環評一定按照專業進行,堅守立場。他預告,考量太陽光電設置引發高度爭議,將研議修正太陽光電的環評認定標準,將於6月預告。

 他也同時針對環評精進措施,提出具體目標,要將環評時間縮短為六個月至一年內,受理後一年內,完成環評書件審查比率要達90%;預計下半年將針對環評作業程序提出總體檢。

 至於碳費制度,彭啟明表示,台灣的碳費制度是棍子,但沒有紅蘿蔔,落實目標要找出新方法,美國的租稅抵減、日本發行氣候債券是值得參考的兩個例子,要想辦法讓棍子、蘿蔔一起發揮效用,以目前而言,找出並推動適用於台灣的蘿蔔是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