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15王淑以/台北報導

受惠紅海危機 長榮首季暴賺

獲利季增4.27倍、年增2.45倍;每股稅後純益飆至8.14元

image
●長榮第一季獲利季增4.27倍、年增2.45倍,每股稅後純益為8.14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長榮近季度營運概況

 長榮受惠紅海危機、歐美經濟復甦等利多,價量齊揚,第一季合併營收886.39億元,年增32.64%,稅後純益173.82億元,季增427.84%(約4.27倍),年增244.70%(約年增2.45倍),每股稅後純益(EPS)為8.14元,每股淨值暴升至221.61元。

 第一季受地緣政治的持續性影響,歐地線繞航好望角、加上巴拿馬運河水位等因素影響整體船隊調度與實質艙位供給,另一方面,受惠歐美經濟逐步復甦,貨載量亦同步增加,進而推升運價並帶動長榮第一季合併營收及獲利表現。

 長榮第一季稅後純益年增2.45倍,季增4.27倍,營運恢復動能,其中毛利率21. 38%,比上一季增加8.6個百分點,EBITDA利潤率為35.8%,比上一季增加11.28個百分點,第一季底現金及約當現金達1,735億元,比上一季增加33億元,特別是每股淨值從上一季每股207元,大躍進至221.61元,以14日收盤價215元計算,股價淨值比為0.97倍。

 長榮4月合併營收318.14億元、月增約6%、年增約42%,連續三個月營收維持在300億元之上,前四月營收1,204.52億元,年增約35%。由於大陸五一長假後運價、運量飆漲,再加上美國線換約價格大幅調漲的貢獻,長榮5月合併營收將有望往350億元邁進。

 長榮運力排名全球第七大,新造船居前三名,未來四年的平均運力增長率達5%以上,從今(2024)年的175萬TEU,到2025年186萬TEU,2026年192萬TEU,2027年運力將達200萬TEU。

 長榮除了造船進行汰舊換新外,配合新增運力及未來的航線規劃,投資碼頭及增加碼頭的設備,提升營運效率,新投資的有高雄七櫃、新加坡、埃及Abu Oir、歐洲鹿特丹、美西港口及巴拿馬Col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