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415社論

中東戰火升級 新通膨恐威脅全球經濟

image
伊朗發動無人機、導彈和火箭彈報復以色列,以色列防禦系統啟動攔截。圖/美聯社

在伊斯蘭教齋戒月結束之前,以色列發射導彈攻擊在敘利亞的伊朗領事館,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則在4月13、14日,發動第一波無人機、導彈和火箭彈以為報復。由於美軍擊落伊朗無人機,以色列誓言反擊,以哈戰事的升級,導致區域形勢劇變,油金隨即大漲,新通膨威脅恐攪亂美歐央行的降息布局,對於全球市場與國際經貿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以色列的地理位置觀之,西邊是地中海,東邊有美國盟友約旦(但國王強烈反對以色列發動的戰爭),以及俄羅斯盟友-敘利亞的阿塞德政府。此外,北邊有宿敵-黎巴嫩的真主黨,國境內還有加薩走廊的哈瑪斯,都是受到伊朗的長期資助和支持。也因此,大大小小的武裝衝突和恐怖攻擊不斷,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空前突襲,造成死傷慘重、人質被俘虜帶進加薩走廊之後,也給了以色列反擊的正當性。

 令人意外的是,為了剿滅由伊朗支持的哈瑪斯,以色列發動所謂的「反恐」戰爭,迄今已殺害逾3萬名老弱婦孺。此外,以國4月上旬戰術性撤軍,開放邊境通道以利人道救援,為了和談會議表達的暫時善意,其實是發動更大規模進攻的前奏。

 整個情勢的演變,分為「國內軍事」和「國際政治」兩個部分:其一,以色列民眾認為政府沒有努力尋求人質的安全回歸,紛紛上街頭示威抗議。鷹派的總理尼坦雅胡在內外交迫下,主動攻擊伊朗在敘利亞的使館,左右開弓,擴大戰事,成為政治和軍事的主軸。其二,聯合國的人道支援難以進入加薩走廊,老弱婦孺無辜死亡,所觸動的不只是國際輿論,向來以民主、自由、人權自豪的美國,特別是支持民主黨的少數族裔和人權組織與團體,對拜登政府的不滿日益升高,傳統選票族群的分裂,已形成拜登爭取連任的沉重壓力。

 檢視以色列的戰略,已經從剿滅哈瑪斯和解救人質的階段,到宣布暫時轉進、整軍備戰進行更大規模進攻的階段,再進入因為攻擊敘利亞的伊朗使領館,引發伊朗以無人機和導彈反擊的新階段。對於「公親變事主」的美國,最壞的狀況已經發生:伊朗發動第一波的空中攻擊,以及美國和以色列後續不得不的反擊。

 此次中東戰事的衝突,從低到高,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傳統的恐怖攻擊和炸彈客攻擊」:這是一種有組織、但戰力明顯居於弱勢的一方,所能夠採用的衝突型態,屬於「不對稱」戰爭。第二個層次是「代理人戰爭」:美國、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在去年3月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之前,中東地區各地的武裝組織和政府軍與反政府軍的多方交戰,已成為世人對該地區的「刻板印象」。由於伊朗在最近四年內,有三位高級將領被美國和以色列襲殺成功,這種衝突的層次,已經提升到進行「血債血還」的報復層次。

第三個層次是「隔空對戰」:新型態的無人機和精準打擊的導彈,可以避免國家和國家「面對面」、正規的地面作戰,符合衝突雙方或多方的政治利益。這種「『準』熱戰」,雖然不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卻可能演變並逐漸取代雙方都透過第三方交戰。最不為人所樂見的後遺症,莫過於以色列和伊朗終究進入「常態性的空中攻擊」階段。

 以哈戰爭屆滿半年,美國「獨厚以色列,形同放棄阿拉伯」的中東政策,不利於拜登爭取民主黨分裂族群和年輕選民的選票。由於美國正值總統大選年,直接介入戰爭的可能性很低。原本,「政治的問題,用政治的方法解決」,針對加薩走廊的人間悲劇,將「兩國方案」擺上談判的議程,或許最能夠緩和美國和伊朗、乃至於整個阿拉伯世界之間的緊張形勢。然而在近期中東戰火擴大之後,這個「和談」的可能性也煙消雲散。

在這一場沒有上限的以哈戰爭中,以色列徹底改變猶太人在二戰被納粹德國「種族滅絕」的悲情形象,從「受害者」到「加害者」,國際政治上的意義重大。今時今日,巴勒斯坦人民的前途,還有以色列被俘人質的安危,似乎都已被遺忘。隨著戰爭升級,伊朗與美國博弈,以色列的贏面也越來越小。對於伊朗而言,以導彈和無人機進行「有限度的遠距攻擊」,進退有據,戰事的規模和範圍,尚在可以掌握的範圍。對於不能再以拖待變的美國而言,雖然在伊朗發動報復的第一時間,必須重回全力支持以色列的外交常軌,但在「不出兵」的前提下,單靠美國「霸權」,已無法解決一發不可收拾的中東亂局。

 為今之計,將是「伊朗核協議-多方會談模式」,美國與歐盟的參與自是必然,但俄羅斯和中國大陸的加入調停,更不能被排除在外。不由此途,則失控的中東情勢,將看不到撥亂反正的曙光,全球經濟也必將遭受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