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328戴瑞瑤/台北報導

詐團盯上民眾保單! 刑事局揭詐騙話術

 台灣人熱愛買保險,平均每名國人手上會有2.6張保單,尤其是理財型、儲蓄型保單更是受到台灣民眾歡迎,但也成為詐騙集團利用的工具,除了以前會看到的假冒保險公司銷售地下保單外,現在進階到誘騙民眾拿保單質押借款。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長林書立表示,現在很多詐騙集團,可能把受害者的帳戶錢都騙光了,還會動到民眾的保單上,勸誘客戶說保單也可以借錢,將民眾保單騙走,甚至很多保單是民眾的「棺材本」,「詐騙集團根本不在意民眾死活,通通騙走。」

 林書立表示,最常見的手法就是詐騙集團會跟受害者說,現在保單的利率都是固定的、沒有很高,保單借款只需要一點點利息,如果把保單借款、錢拿出來投資飆股或虛擬貨幣,反而可以有比較高的獲利,反正借款出來,保單也還在,藉此勸誘保戶將保單拿去質押借款。

 刑事警察局提供一個案例:2023年1月間,一名69歲鄭姓婦人在家接獲自稱監理站人員來電,表示其名下車輛違規、罰單逾期未繳,恐遭強制扣押財產,熱心要幫鄭姓婦人報案,沒多久一名男子自稱派出所員警打來稱鄭姓婦人涉嫌詐欺案,已經移送由桃園地檢署檢察官調查,之後又一名自稱主任檢察官的男子來電表示,需要鄭姓婦人提領現金60萬元來協助釣魚偵辦。

 但因為鄭姓婦人身上財產不多,她緊急從壽險保單借款50萬元,並將存有該筆50萬元的網路銀行代號及密碼交付給對方,過了兩個月後,鄭姓婦人發現帳戶交易明細中出現一筆信用卡預借現金9萬元,且帳戶內原本的50萬元都不翼而飛,才察覺到已遭詐騙集團詐騙。

 刑事警察局表示,高齡長者對於網路銀行及數位金融服務操作不熟悉,又容易誤信詐騙集團假冒警察、檢察官、法院、醫療院所、健保局、電信業等,詐騙集團會隨機撥打電話,以積欠電話費、健保費、身分遭冒用、涉洗錢案件、偵查不公開、詐欺共犯、電話製作筆錄、面交、傳真公文、監管帳戶、法院保管存款等詐騙關鍵字,尋找白天獨自在家的高齡長者,利用高齡長者害怕涉及刑案的恐懼進行犯罪,不當勸誘及指示長者操作保單借款、ATM轉帳、交付提款卡、網路銀行帳密等,恐讓長輩失去一生的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