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進入多國中央銀行召開利率決策會議的「超級央行周」,重頭戲是3月19日、20日美國聯準會(Fed)的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此之前有日本央行與澳洲準備銀行(19日)、之後有台灣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墨西哥央行。
通貨膨脹是否獲得有效控制,自是各國央行決策的重中之重,任何關於通膨的統計數據,即使只是微小的波動,都被全球投資人與媒體用超級放大鏡仔細審視。此外,3月7日已完成利率決策會議的歐洲央行(ECB),以及即將開會的Fed與日銀均在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重要工作,Fed、ECB與英格蘭銀行也都在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意即後三者一方面陸續啟動縮表、一方面兼顧金融體系流動性、同時也為即將來臨的降息鋪墊基礎,等於兼顧三個目標的貨幣操作。
最值得注意的關鍵性發展,是日本今年史無前例的大幅度、全面加薪潮。今年的春鬥在上禮拜來到高潮,極為特別的是,許多企業都不需要工會升高衝突,就主動祭出30年來最大的加薪方案。企業加薪當然不是從公益角度出發,而是今年日企紛紛繳出優異的獲利增長成績單,有能力幫員工加薪,更重要的是經濟復甦期的缺工壓力極大,企業也必須祭出優惠的加薪方案來吸引優秀員工留任,減少流失率。
日本最大上市公司豐田汽車上周宣布,完全接受工會提出的加薪方案,依據不同的職位加薪幅度介於每月7,940日圓至28,440日圓之間(約新台幣1,700元至6,000之間),同時也提高新進人員的起薪,這是豐田1999年至今幅度最大的加薪方案。日產汽車平均加薪幅度達到18,000日圓(新台幣3,800元)。轉型有成的日本製鐵公司也一口氣幫員工加薪3,5000日圓(新台幣7,350元)、加計年功俸的調整,平均加薪幅度高達14.2%。
日本今年將會迎來30年來幅度最大的加薪計畫,平均加薪幅度可能挑戰4.5%的幅度,由於日本大型企業的競爭力長期高過中小企業,前者加薪平幅度通常遠高於中小企業,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的中大型企業,平均加薪幅度應該會超過5%,不僅遠高於去年的3.9%,而且也會顯著超過2%的通貨膨脹率,達到實質薪資大幅成長的效果。
實質薪資大幅成長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的現象,台灣主計總處日前公布元月份的實質薪資統計,經常性薪資為新台幣46,140元,年增2.3%,在通貨膨脹調整後,實質經常性薪資43,287元,年增0.5%,增幅為近三年最高,而這還是受到去年元月是農曆春節,基期相對較高的影響。從個別公司角度來觀察,不論從大型企業到中小型的餐飲零售業,缺工也是經營者普遍面臨的挑戰,台灣已由科技公司率先調升薪水,逐漸擴及到全產業全面加薪,實質薪資增長正在走向溫和上升的軌道。
另外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國的經濟同步展現溫和復甦的訊號,而動能來自內需消費的增長,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境內旅遊人數高達4.74億人次,年增34.3%,消費金額6326.87億人民幣(新台幣6.8兆元),年增率更高達47.3%。中國人民銀行持續降息,一方面緩和房地產企業下行的壓力,提供銀行體系資金流動性,同時也減少了民眾的房貸壓力,創造消費的增長,如果能夠守住房地產市場與金融穩定,中國今年的經濟表現應該有機會超過2023年。
本周進入各國央行密集召開貨幣政策會議的高峰期,Fed應該會循「6月降息、年底前三次降息」的政策方向,並在今年內設法引導居高不下的短期利率下行,扭轉即將進入第20個月的負殖利率曲線(短期利率高於中長期利率),美國通貨膨脹固然有僵固性,不過降溫趨勢明確,今年央行政策的能見度顯然比去年要高。
而日銀則積極為「貨幣政策正常化」進行布局,在本財政年度於3月結束後,4月起日銀的貨幣會議有可能出現較為積極的彈性貨幣政策,正式啟動結束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YCC)的政策調整,不過,日銀利率正常化的政策方向雖然確定,實際執行確極為謹慎,爭取更長一點的日圓匯率低位時間,為日本企業創造獲利、員工加薪增加有利條件。
3月的超級央行周正在為全年經濟定調,在溫和通貨膨脹下,達到實質薪資成長的正向循環,並且依據各國情況引導貨幣政策回到正常的軌道,是各國央行今年的政策主軸,總體經濟與央行政策的透明度高,有利個別企業與投資人擬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