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原本擔憂新冠疫情期間下訂的新船將於2024年陸續交貨使供給過剩,但由於紅海危機影響,航運市場呈現淡季不淡的現象,隨年後新船陸續下水,亦將逐漸緩解紅海危機導致的供給吃緊狀態,而若紅海危機遲遲未能解除,導致航商繞道好望角成為常態,則航運指數期貨有望持續反彈。
受到紅海危機影響,航運期貨中權重較高的長榮及陽明2月合併營收皆呈年月雙增表現。根據英國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的報告顯示,在2024年3月11日~4月14日,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北歐及地中海航線,總共有650個預訂航次,已宣布取消54個航次,出現8%的取消率。在此期間,44%的空白航班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行航線,44%發生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12%發生在跨大西洋西行航線。其中,海洋聯盟則在預定的航次中取消了14個航次,THE聯盟在預定的航次中取消了13個航次,2M聯盟在預定的航次中取消了7個航次,至於其他未參加三大聯盟的航商,取消了16個航次。
至於散裝航運,由於國際環保法規上路,加上葉門叛軍持續在紅海攻擊商船,研判市場運力供應將持續不足,第一季傳統淡季表現優於2023年,海岬型市場氛圍正面,激勵國際運價續漲,航運指數在農曆年後持續走高。(玉山投顧期貨分析師江仲康提供,黃彥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