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表示,2013年以來,儘管中美溝通管道多數時間保持暢通,且高層會面、視訊、電話溝通等不計其數,但從雙方各層面的「對抗」已經壓倒性地超越「合作」。他強調,「對話的頻繁與溝通的結果,這是兩回事」。
時殷弘近日在北京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外界認為2023年11月中美元首舊金山峰會後,兩國關係逐步回暖其實是個偽命題。
他指出,在舊金山峰會之後兩周,美國就針對電動車補貼祭出了一系列條款,包括使用「外國有問題實體」的關鍵礦產或是有股份占比25%的聯合公司,將無法獲得稅收減免。而上述正是直指全球最大電動車出口國中國。
此外2023年12月中旬,美國通過2024年國防授權法案,不僅協助訓練台灣軍隊,更批准對台軍售。中國方面也在2023年12月下旬祭出「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限制部分關鍵稀土技術出口。
除了經貿上的對峙,軍事方面的情況更多。時殷弘說,尤其2024年1月台灣大選前,中國軍機頻頻在台灣近島飛行,讓美軍宣布在南海啟動巡航等,「可以看出中美關係中,彼此對抗的進度壓倒性的超越合作,溝通完全不意味具有結果,這是兩回事」。
時殷弘點出,中國和國際間共有16個重大爭端議題,分別是台灣、南海、美日軍事同盟 和東海、印太四國聯盟、軍備競賽、新疆、香港、貿易爭端和產業政策、高技術脫鉤和遏制、產業鏈重組、意識形態影響競爭、網路造假與攻擊信息、新冠國際調查、一帶一路、俄烏戰爭以及朝鮮半島非核化。多年來,上述任何一個重大爭端問題,從未出現顯著和經久的退讓。
時殷弘說:「在此背景下,中美關係的走向已不是各說各話的問題。而是『各做各的』。」而且上述重大爭端議題也可套用在與其他國家之間,譬如中韓、中日、東協國家等。若要改善與這些國家的關係,自然需要相互妥協,而且是重大議題上的相互妥協。但他也強調「哪一個議題能退、會退、可退?」
時殷弘指出,近30年來,在中國周邊關係中,潛在變動最大的實際上是中國與東協的關係。他解釋,東協過去的發展模式,可說「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但現在由於重組供應鏈、高技術脫鉤,東協國家不但在安全方面靠美國,在經濟上,特別是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生產力轉移,東協比過去更靠美國,這也讓東協國家與中國之間關係和過去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