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304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釐清大陸新質生產力概念及其影響

image
大陸近來熱議的「新質生產力」,不但將成為大陸產業發展藍圖的理論指引,也將成為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部分。圖/新華社

中國大陸將自3月4日起召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總理李強將發布上任後的首次政府工作報告。各界高度關注大陸當局將在兩會公布怎樣的經濟增速目標與救市措施,大陸產業政策也將是各界關切重點。可以預期:大陸近來熱議的「新質生產力」,不但將成為大陸產業發展藍圖的理論指引,也將成為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部分。因此,釐清此概念,有助預測大陸未來產業政策方向。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去年9月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今年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再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自此之後,中共開始加強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建構。

 究竟新質生產力何新之有?大陸當局指出,所謂的「新」,就是指以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為主要內涵的生產力。所謂「質」,就是強調把創新驅動作為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和傳統生產力相較,新質生產力有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新質生產力的企業多以新技術為主體;其次,新質生產力著重在成長性、增速較快產業;第三,新質生產力不但勞動生產率較高,還提供了新產品、新服務,或其產品和服務有更好新性能;第四,新質生產力進入技術門檻比較高、競爭相對小、利潤率相對高,屬於新賽道;第五,新質生產力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更高。

 ■關鍵在創造新興與未來產業

 中共認為,目前大陸經濟最主要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要激活社會需求,應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手;而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社會供給結構優化的關鍵。

 進一步說,生產力包括勞動力、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要素;新質生產力就是透過勞動者素質的提升,帶來入增長和支付能力的提高,進而擴大消費需求,這是新質生產力的主體要素;而從新質生產力的客體要素來看,新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出現,將創造出新的產品和服務,進而引致消費升級擴大消費需求。

 用淺白的話來說,新質生產力對大陸來說,其實就是在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的結構改變過程中,透過以創新驅動的新技術,擺脫傳統高耗能、高資源、低附加價值的生產模式,在新的領域培育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作為大陸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因此,關鍵是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方法是透過新型生產工具賦能發展新興產業,目的是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係。再具體一點說,就是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基礎,以科技化、數位化、綠色化為產業發展關鍵。

 ■以新製造、新服務、新業態

  為主

 前重慶市長黃奇帆今年1月的一場演講指出,所謂新質生產力,就是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代表的新製造,以高附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為代表的新服務,以及以全球化和數位化為代表的新業態,所形成的聚合體:

 所謂的新製造,必須要有顛覆性的科技創新。黃奇帆認為至少要滿足以下其中一個標準:一、新科學發現,例如量子力學、腦科學;二、新製造技術,例如人造蛋白、食品、材料、能源等;三、新生產工具,例如新能源汽車製造中的一體化壓鑄成型技術;四、新生產要素,例如數據;五、新產品和用途,例如頭戴式VR/AR設備、3D列印設備、智慧汽車等。

 至於新服務,指的是依託在製造業的生產性服務業。黃奇帆指出,大陸的生產性服務業只占GDP比重約為17~18%,跟歐洲的40%、美國的50%相比差距較大,是目前大陸產業的「短板」。因此,隨著新製造的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新服務也將隨之成長。

 而所謂的新業態,即是全球化下的全球潮流連動體制,以及數位化下的產業互聯網。關鍵在透過產業互聯網全球的平台,成為全球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服務中心。

 綜合來看,此次大陸提出的新質生產力,基本上延續並繼承了過去以來的產業發展論述,包括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觀、2015年中共18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可以說,中共產業發展的核心思維基本上仍有一貫性,只是推動方式及路徑因時制宜。此刻中共之所以提出新質生產力,主要仍是為因應美國科技封鎖與打壓;但和過去不同的是,中共將透過「集中資源辦大事」思維,在符合基本市場規律下,加速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與產業升級。可以預期,新質生產力邏輯下的大陸產業環境,必將發生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