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27日宣布,因「商業原因」,自上周以來已暫停了「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購買離岸產品。儘管渣打未進一步說明細節與理由,但市場認為,一方面透露陸方正努力遏止資金外流;另一方面,渣打自2021年就未獲發放新的QDII配額,暫停該項目可能是配額已用罄。
大陸外管局於2006年推出QDII,至今仍是符合資格的境內外機構為數不多的境外投資主要管道之一,當時旨在協助大陸企金客戶藉此投資境外基金、債券,以及其它結構性產品。
路透報導,面對人民幣走弱和經濟趨疲,投資人為避免資產價值縮水,去年起開始加速將資金轉向海外,也讓官方遏制資金外流的挑戰大增。
根據外管局最新統計,自2006年以來,渣打共計獲得總計28億美元的QDII額度,在外資銀行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滙豐的47.3億美元和花旗的35億美元。
自2022年底以來,大陸股市表現遠遜於美國和其他主要離岸市場,大陸投資者對海外資產的興趣保持強勁增長,也讓QDII操作規模大增。另外,由於市場認為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的時間點,將比先前預期的更晚,美元出現反彈,人民幣在2024年面臨新的貶值壓力,今年截至2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已累計下跌1.5%。
報導指出,在大陸官方努力遏止資本外流之際,渣打此舉是否來自大陸官方的壓力,亦或是配額已用罄,目前不得而知。
報導引述中國顧問公司Z-Ben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彼得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認為,從數據來看,渣打此舉基於配額限制的商業決定的可能性,遠大於北京的壓力。他指出,自2021年以來,大陸外管局未向渣打發放新的QDII配額,顯然過去幾個月的需求激增,致使其QDII配額已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