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製造業有七成會離開大陸」一席話掀起波瀾。佳世達總經理黃漢州認為這說法「可能對、可能不對」,東南亞目前運輸成本、工程師人力不足都是問題,東南亞不見得能完全取代大陸製造,最終還是要看生產效率和競爭力。
眾福科鎖定航海船舶、特殊車輛等利基型市場,產品少量多樣,而且最大客戶在美國,在兩個強權競爭之下,「China+1」勢在必行。黃漢州分析,集團內小型公司如眾福科、鈺緯就直接在佳世達越南廠拉專線生產,只要公司派技術員到越南,生產技術自己負責,不用去設廠。至於大公司像是達方、明泰就會就近赴越南設廠。
對於「幾成產能移到越南?」這個問題,黃漢州保守表示,客戶要求就會去,至於幾成過去?也是配合客戶要求。他進一步分析,客戶訂單不只美國,也有大陸、歐洲客戶。大陸市場在大陸生產,也有一些歐美客戶不在乎非中生產,更重視價格,哪邊便宜就在哪生產,當然就從蘇州廠出貨。
美國強制性要求非中生產的產品也有一些在台灣生產,部分客戶貴一點也可以接受,或者是跟美國政府有關的就在台灣生產。反之,客戶要求低價、又不肯加價的產品就往東南亞移。
大陸花了20年才讓整體供應鏈完善,達到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生產模式,如今大環境之下必須往東南亞移動,但大陸也有一些條件是東南亞尚未具備,如基礎建設和運籌能力。因此集團生產移動必須是整個供應鏈移動,甚至供應商的下游也要過去,要建立完整的供應體系可能要花三~五年。
現階段來看,在東南亞生產,其運籌成本還是偏高,佳世達集團在北越設廠,零組件供應能從華南運過來。但是短時間、大規模投資還是引發了人力缺口,越南總人口也就9,000萬人,不僅線上作業員有缺口,越南也沒有如大陸充沛的工程師人力。黃漢州直言,訓練工程師至少五~六年以上,這也是考慮之一。
佳世達過去在英國、捷克、馬來西亞,甚至巴西、威爾斯都有過投資設廠經驗,但是最後都關閉了,沒競爭力的地方就撤掉。現在集團是看地緣政治風向變化,亦步亦趨、隨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