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222文/傅秉祥

SEMI台灣區總裁 曹世綸:2024半導體產業正向發展

生成式AI、高效能運算等應用推動,加速先進製程和晶圓代工產能擴增

image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圖/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地緣關係緊張,世界局勢詭譎多變等因素,2024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布局計畫如何進行?記者特別專訪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以下為訪談記要。

 問:時序邁入2024,協會如何規劃新年度的SEMICON TAIWAN 2024?

 答:據SEMI近期市場報告顯示,2024年受到生成式AI、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推動,加之晶片在終端需求的復甦,將加速先進製程和晶圓代工產能擴增,預估將推升全球半導體產能於2024年突破3,000萬片大關、達到6.4%的成長,此舉帶動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於2024年回升,並在2025年創下1,240億美元新高。在此趨勢下,做為產業交流平台的SEMICON Taiwan將以創新技術,包括AI人工智慧、矽光子技術、永續發展、供應鏈新常態以及資安風險等領域,作為主要探討方向、帶動產業持續發展的議題核心。

 2024將以AI作為展覽主軸並擴大三大主題專區規劃,包括擴充化合物半導體概念區,新增納入矽光子技術進展;新增智慧移動(Smart Mobility)專區,協助半導體產業在面對成長幅度最大的車用運算(HPC)應用領域深入市場商機快速對接國際需求。

 問:俄烏、以巴戰爭引發地緣緊張關係,協會如何看待這些不確定因素對全球及台灣半導體業的影響?

 答:台灣身處全球半導體產業關鍵地位,受大國博弈過程中變動劇烈的地緣政治影響不可謂不大且更難置身局外,近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展示出正面布局的積極作為,陸續展開供應鏈全球布局,納入風險管理經營考量等,以分散產能方式擴大企業版圖及國際合作關係,持續與全球供應鏈緊密結合深化客戶信任,進而鞏固全球市場占有率,另仍持續深耕台灣,投入大量資源擴大發展先進製程的研發與製造動能,確保技術持續領先以推升全球市場競爭力。

 在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環節上,台灣必須面對生產線走向區域化、短鏈的課題,如何布局才能讓技術不流失卻也能滿足全球企業所需,並在元宇宙、AI人工智慧趨勢的潮流下持續成為重要推手皆為業界圭臬。

 問:面對全球淨零排放及ESG趨勢,政府也已列為未來10年最重要基礎建設,協會是否已訂定計畫?

 答:2023年末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和全球半導體氣候聯盟 (SCC) 共同成立SCC能源合作組織 (SCC-EC),致力於協助亞太地區洞悉並排除低碳能源發展阻礙,針對發展亞太區低碳能源優先事項提供綜合觀點建議。

 另外,SEMI及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在台灣積極推動包括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儲能與多元創能,如:氫能、海洋能、地熱等前瞻性能源建置,亦為積極鏈結產業與政府綠能政策與技術交流之重要範疇。

 除此亦持續與外貿協會共同主辦「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Net-Zero Taiwan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年度能源盛事,匯集太陽能、風力發電、智慧儲能與電網三大綠能供應鏈,建構全台最大能源平台與完整能源產業交流場域打造永續淨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