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剛公布的人口統計顯示,受出生人數持續低於死亡人數、國人恢復戶籍情形趨緩所影響,台灣總人口回降至2,342萬人,終結了連18個月以來的正成長。與此同時,為補足勞動力的缺口,政府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但消息一出,勞工團體反彈聲浪四起,質疑此一做法將排擠國人就業機會。事實上,台灣缺工的成因複雜,也絕非擴大引進印度移工就可迎刃而解。因少子化引起的人口問題,逐漸擴散到勞動力層面,成為企業經營的隱患,對即將成立新政府「百工百業打造台灣產業」的理想也構成了挑戰。
長期以來,台灣企業經營面的問題可歸納為「五缺」,其中討論最多的是缺電,但企業界愈來愈關心的則是缺工。大選期間,各工商團體意見領袖與總統候選人意見交流時,都提及即使願意深耕台灣,卻普遍面臨找不到工人的處境,而目前外勞政策獨厚營建業為主的製造業,忽略了服務業也有基層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當人力資源逐漸成為台灣的稀有財時,勞工的工作選項相對提升,使得基層的工作乏人問津時,目前的選項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透過機器人予以取代,二是鼓勵已退休者重返職場填補人力空缺,最後則是從海外直接引入合適的勞動力。
上述方式都可發現有企業開始採行,例如已有不少的餐廳,以機器人送菜搭配客人以平板直接點菜,減少現場人力的需求。勞動部新出爐的政策則打算透過補貼方式,鼓勵合乎一定條件的退離休人員重返職場等。
但不同的方式也有其盲點。如機器人靈活度低、服務沒有溫度,也難以和一般服務人員一樣,根據不同客人需求提出客製化的建議,難以提升服務品質,導致其應用也難以普及化。而退休人員即使有意重回職場,他所能夠負擔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均非年輕力盛時所能比擬,不能以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方式簡單看待,在完整的再就業配套措施出爐前,由政策提供額外補貼的效用即使有也很有限。
至於現階段大多數企業處理人力短缺問題時,最希望爭取直接補充外籍勞工的選項,則要面臨勞工團體抗議聲四起的壓力,以及國人對於移工來源國的文化磨合疑慮。不容否認的是,外籍移工行蹤不明率與人數的確持續增加,內政部統計數據累計已超過8萬人,政府部門管理無方難辭其咎,反對引入外勞的團體也以此為理由,要求須先做好強化管理,再來談開放的問題,他們並擔心企業大量聘用外籍勞動力,會使得調整薪資待遇增添阻力。
坦言之,當缺工問題幾乎成為所有企業的共同心聲時,政府如不嚴肅面對並盡快提出解方,外向型的製造業將會移轉生產基地、內需為主的服務業則減少投資,所謂的「百工百業打造台灣產業」也淪為空談。既然引進印度移工MOU的簽署讓此一問題提早引爆,建議即將成立的新政府不妨直球對決,說明此為支持產業在台灣生根的必要作法,但具體作法上,宜由台灣本地勞工多不願投入的領域做起,例如一直以來的營造業、以及需求持續提高的看護業等,設法緩解來自勞方的壓力。
至於導入退休人員的構想,如認為這是可以發揮的一條新路,務必擺脫「有補貼就能成事」的思維,包括彈性工作時間的賦予、健康保障的範圍與給付條件、乃至工作內容的重新設計等,都需要全盤重新來過。
還要強調的是,上述說法主要聚焦在藍領勞動力「量的不足」,其實白領階層與高等技術人才需求,也同樣有此情況。由於政府的產業政策側重在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產業,人力政策似又步上綠電發展的後塵,珍貴的生產資源分配呈現過度的傾斜。舉個例子來說,台大化學所一直以來約9成學生為護國神山延攬,導致其他化學領域尋找人才相對困難,引來不少教授出現反彈聲浪,甚至一度倡議廢掉碩士班,不要成為特定企業的職前訓練所。
勞動力在當前的台灣是極受重視的生產要素,各行各業都需才若渴,此時的政策制定更須審慎,過於偏重在特定的產業乃至個別企業的做法,留下讓整體產業偏頗發展的後遺症,長遠來看,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