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亞洲新興經濟體今年經濟將成長5.2%,較2023年的5.4%有所放緩。不過中國經濟成長強於預期,因此較去年10月的預測上調0.4個百分點,升至4.6%。
IMF在1月30日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中,預測2024年和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1%和3.2%,其中2024年的預測比三個月前的預測高出0.2個百分點,原因是美國和部分新興國家的復甦情況強於預期。
IMF認為,中國的刺激措施與美國強勁需求都將帶動經濟增長,因此將中美今年的GDP年增率較三個月前各上調0.4個和0.6個百分點,分別來到4.6%和2.1%。印度今年的經濟表現同樣不俗,預估成長率將來到6.5%,亦較上次預測上調了0.2個百分點。整體而言,亞洲2024年有望為全球經濟成長貢獻三分之二,不過2025年GDP增長可能會放緩至4.3%,主要是受到中國經濟預期放緩的影響。
報告認為,預期2024年全球整體通膨率將降至5.8%,2025年將降至4.4%。隨著通貨緊縮和經濟穩定復甦,硬著陸的可能性已然減弱衡。
IMF亞洲及太平洋部主任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認為,亞洲平均通膨率從2022年的3.8%降至2023年的2.6%,隨著通膨壓力減緩,亞洲多國央行有望在2024年實現通膨目標,並可能在今年稍晚適度放寬貨幣政策。
斯里尼瓦桑也強調需繼續關注中國房市問題。他表示,若中國政府進一步整頓房地產行業,如重組資不抵債的房地產開發商,或投入比預期更多的資金來提振消費者信心,則中國經濟復甦速度或會快於預期。
IMF也提出,若政府採取財政緊縮措施,可能會損害消費,中國的經濟增長就有可能低於預期。另外,房地產業若無全面的重組政策方案,地產投資的降幅可能會超過預期,而且持續時間更長,對中國國內經濟增長和貿易夥伴國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