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科技戰越打越烈,拜登政府除了多管齊下,禁止關鍵性軟硬體輸往大陸,也敦促美商撤離大陸或移轉生產基地,改採ABC(anywhere but China)策略,到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投資設廠。不過,就在China+1、China+N甚囂塵上之際,不少國際品牌廠基於兩岸關係緊張,也開始呼籲台灣+1(Taiwan+1),要求台廠在台灣生產之外,也要有一個以上的替代生產基地。此一大趨勢值得朝野正視。
事實上,國際大廠不只是呼籲,也開始要求台廠展開實際行動。對於比較國際化的電子資訊業、半導體產業而言,由於本身財務實力雄厚、人才多、國際布局經驗豐富,分散生產基地比較沒有困難。但若干傳統產業與廣大中小企業,因為毛利率不高、國際化程度與財務實力有所不足,人才也不夠,要配合客戶要求到海外布局有其實際上困難。
最近不少本土化的螺絲、螺帽、金屬機械、成衣、石化下游的廠商,就被國際客戶要求必須在台灣之外,進行海外投資布局。這些廠商的困難,政府應該予以幫助,包括資金的貸放、資訊的提供、海外經貿辦事處的協助、官方私下的互動等等。否則,廠商凡事要靠自身的努力,政府卻幫不上忙,等到政府需要廠商配合的時候,廠商極可能就雙手一攤不理不睬了。
Taiwan+1的發展趨勢,對台灣的經濟會帶來以下的衝擊:第一,除了高科技之外,傳統產業乃至中小企業都被要求外移,可能導致台灣本土就業機會的減少。第二,廠商外移海外基地出口,可能衝擊台灣的GDP。第三,台灣本土短期內可能沒有新的產業出現以填補產業外移的真空。第四,廠商海外生產缺乏本土的產業鏈、產業群聚的支持,效益降低有可能衝擊公司的財務表現,進而影響台灣的資本市場。
不過,既然Taiwan+1的發展趨勢無法擋,政府除了要事先因應對國內經濟的衝擊,協助降低廠商海外布局的風險之外,強化海外布局和本地廠商的連結,建立完善的生態系也很重要。我們認為政府可以採行以下的策略:
第一,公協會協助整合廠商,政府則在背後支持,提高廠商的談判籌碼。中小企業在海外很難跟投資當地國的政府打交道,如果公協會可以組隊(假設100家以上廠商),保證在當地國提供一定金額的投資、一定的就業機會,甚至設置人才培訓學校,進而換取對方政府的綠色通道、土地租金的優惠,乃至部分的經濟特區,都對廠商有很大的助益。如果不是邦交國,政府也可以在海外透過我們的經貿辦公室、外貿協會及其他半官方管道予以支援。
第二,在主要投資國,和當地政府打交道,由公協會主導設立經貿運籌基地。此一經貿運籌基地,在港口或機場附近,大概2、30公頃的土地,設有物流倉儲基地、展示中心、供應商與通路商談判的據點。可以降低廠商在海外生產、運籌的交易成本。
第三,目前台灣廠商海外布局據點,短中期是設在東協國家,但中長期不可忽略墨西哥、印度等國。越南、泰國等東協國家,基本上都是大陸第一大或第二大的貿易夥伴,政策上政府很難影響,美國政府也很難發揮影響力。因此,美國去中化的長線布局著眼於墨西哥、印度。故政府應與印度、墨西哥政府建立長期的關係,並協助廠商海外布局,以及累積談判籌碼。
第四,在印度、墨西哥設投資基地各有其困難,需要政府協助。印度量體大、人口多、姿態也高,台灣政府、公協會除了可訴求台灣有完整的供應鏈可以協助印度縮短學習曲線之外,也應尋求美國、日本政府的協助,敦促印度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市場保證、綠色通道等協助。而選擇到墨西哥投資時,墨西哥的治安不佳,可以考慮在美墨邊界加工出口區投資,並透過集體的議價籌碼,爭取墨國提供相關優惠。
第五,推動新的產業,填補產業外移的空缺。新興的AI晶片、相關軟體投資,半導體相關產業、汽車電子的軟體、零組件,綠能產業的儲能,人口老化、少子化的細胞治療、精準醫療、大健康產業,以及低軌衛星等相關產業,都是未來有潛力的產業,值得政府支持發展。但廠商滿手現金,投資的意願卻不高,如果政府可以提供股東投資抵減,相信有不小的誘因鼓勵其投資潛力產業。此外,經濟部科專計畫、國發會的國發基金,以及未來可能設立的類主權基金,都是政府可以槓桿資源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