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執委會24日公布加強歐盟經濟安全的多項提案,這一系列醞釀已久的措施被視為防範中國的圍牆,但最終管制力度卻較此前傳出方案明顯縮減,各國真正執行協調起來還需要數年時間。
歐洲執委會網站公布,延續去年6月「歐洲經濟安全戰略」行動,在24日提出一批新措施,包括加強審查進入歐盟的外國投資、對歐盟軍民兩用商品採取出口協調方法防範風險、要求成員國審查民企海外投資潛在風險、加強科研與技術發展、設法增強歐盟的研究安全等。
歐盟新提案的假想敵是中國,但最終多項措施卻需統合成員國意見,如修訂外國投資審查規定,要所有歐盟國家審查統一審查標準;各國需協調軍民兩用品的出口管制等。英國金融時報24日評價,最終出爐的措施為避免成員國爭利、意見不統一,整體對中管制力度有縮減,不希望增加監管的國家與企業正在歡呼。
報導引述相關官員表示,像改革投資外資規則要成員國批准,約需要2~3年時間才能實施。又如執委會希望在AI與量子等敏感領域協調國家計畫,但至少有五個成員國尚未建立相關制度。
報導指出,歐盟各國對中態度差異明顯,2022年成員國根據歐盟外資投資規定提交報告給執委會,但當中僅5%針對中國,卻有33%針對美國,反映成員國沒有遵循執委會意見。已禁止大量設備出口中國的荷蘭官員肯定相關戰略,但另一邊,匈牙利官員表示,歐盟只是想阻止中國電動車等自身缺乏競爭力的領域前來投資。
中國外交部25日表示,國際近年擔憂歐盟經貿的保護主義,希望歐盟遵守WTO規則,事關各國企業在歐經商的信心。歐盟中國商會24日表示,52%受訪中企對歐盟投資審查感到擔憂,希望歐盟尊重產業鏈全球分工模式,在中歐戰略發展領域如新能源、數位與綠色經濟持續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