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二期空污防制四年投入高達766億元,將對包括電動公車、充電樁及電動機車能源補充設施等進行補助,不過對於政府美意,車廠及第三方充電業者多半認為,「看似上百億投入大力推動,但對實際成效有限。」建議仍應從使用者端進行補助,錢才是真的花在刀口上。
第三方充電站業者旭電馳科研(U-Power)執行長陳鵬旭直言,就自己為充電站業者的角度來看,能夠獲得政府補助當然很好,但就實際面,從推行方向來看,制訂者可以說根本不了解產業。
以對充電樁補助為例,陳鵬旭表示,目前國內充電站業者如雨後春筍冒出頭,在沒有任何補助的情況下,大家都已競相投入,若包含各車廠在展間設置的充電設備,保守估計全台已有超過100個充電站,此時其實已沒有補助增設充電樁的必要。
陳鵬旭認為,對業者來說,有商業可行性、可以賺錢,大家就會想要投入,實際面來說,有車子就會有商機,但以目前國內電動車購買成本普遍仍較燃油車較高的情況下,政府首先應該是補助車主購車,讓車主增加換購電動車意願,電動車市場才會更具規模。
國內車廠同樣認為,政府有意加大推行電動車是好事,當然樂觀其成,但若就此次環境部給出的方向,看起來主要是從設備端來進行補助,電動小客車的部分似乎並沒有加大補助力道。
此外,若以推行電動商用車來看,車廠認為,對物流業者來說,經營成本是最重要的考量,而汰換成電動車的成本遠高於繼續選購傳統油車,再加上目前政府的載重規範有總重限制,電動商用車電池會比傳統商用車多重一噸,這些都是物流業者考量的重點,因此也呼籲政府,在實際辦法出爐前,可以多與業者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