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111彭暄貽/台北報導

台塑四寶去年獲利 台塑化最佳

受制需求仍不明朗,台塑估Q1營收與上季相當;南亞、台化則表示恐不如前期

image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表示,美歐升息及緊縮貨幣效應外溢發酵,陸房市低迷及地方債務沉重,上半年終端需求恐仍不振。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塑四寶獲利

 油價大跌,塑化行情欲振乏力,加上電子材料、DRAM等事業趨緩,台塑四寶2023年第四季合計本業虧損11.1億元,季減105.4%;稅後虧損12.66億元,季減103.5%。其中,台塑、台塑化第四季本業苦吞虧損;台塑、台化、南亞因業外拖累,稅前營運淪陷虧損,惟在獲利趨緩,會計稅率減少下,第四季稅後僅台塑處虧損狀態。

 影響所及,台塑四寶2023年合計本業獲利102.1億元,年減82.7%;稅後盈餘440.07億元,年減51.1%。其中,台塑化每股稅後純益(EPS)2.3元居集團獲利冠軍,其次為台化EPS1.45元,台塑EPS1.15元,南亞EPS0.8元。

 受制需求仍不明朗,且有農曆春節因素,台塑預計第一季營收與2023年第四季相當;南亞預估1月營收持平,第一季營收較2023年第四季略減;台化坦言,1月及第一季營收都恐不如前期,靜待農曆年後需求回溫。

 展望油價走勢,台塑化認為,上半年全球利率及通膨仍在相對高點,影響終端消費需求,摩根大通銀行預估第一季原油供給過剩50萬桶/日,但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表態可再次共同額外減產,預期上半年油價下檔有撐;下半年資金成本下降可望帶動經濟活動增加,油價可望向上攀揚。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表示,美歐升息及緊縮貨幣效應外溢發酵,大陸房市景氣低迷及地方債務沉重,上半年終端需求恐仍不振。不過,市場預期下半年有降息空間,企業投資及民眾消費可望提升,歐洲及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抵銷美國及大陸下滑影響,印度、東南亞及墨西哥基礎建設加速,也有利石化需求。

 台塑第一季因歲修廠數減少,且大陸寧波丙烷脫氫(PDH)廠年產60萬噸丙烯已完工試車,加上預期農曆春節後步入季節性需求旺季,維持營收持平看法。

 南亞電子材料進入淡季,營收持平,聚酯產品需求持穩,惟化工產品2EH定檢、美國EG運輸因素,營收略減,壓抑第一季營收推進力道。

 台化董事長洪福源指出,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長時間在榮枯線下,產能過剩已蔓延到電池、電動車,更嚴重是房市危機難解,而美國非農就業率高,就業市場強韌,降息時程不明,以哈衝突持續,海運費率大增,都是2024必須面對的困難。第一季因節前補庫存力道不足、春節假期長,不利營收表現,但3月可望春燕到來,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