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進入倒數階段,陸媒統計,今年以來大陸債券市場共有38家企業的108檔債券違約,違約額人民幣(下同)303.07億元,無論從違約數量還是規模上看,都來到5年新低,債市違約形勢似乎有所好轉,但展期規模仍創下歷史新高。從違約行業來看,房地產企業仍是違約大戶。
21世紀經濟報導28日指出,雖然違約數量和規模「雙降」,但是今年展期規模創新高。據華福證券統計,2023年,大陸債券市場已有50家發行主體展期152檔債券,展期規模高達2,044.45億元,超過2022年展期量的1,933.5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後續債務償還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若以違約主體行業而言,華福證券統計,房地產開發仍然是違約高發行業,高達12家,占比最大。海外債違約數量減少,違約企業均為房地產相關。分析指出,2023年房企風險陸續出清,違約規模有所下降。但房企前幾年激進擴張策略和行業景氣度暫時難以回升的影響,房企違約風險仍高。
華福證券分析師李清荷表示,整理2023大陸債市違約主因,多數違約企業都是因融資環境惡化,市場認可度下滑,行業景氣下行導致公司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大幅下降,現金流表現較差等。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表示,根據中債資信違約資料庫來看,2023年債券市場違約情況呈現好轉,新增違約主體和規模都出現減少的情況。一方面是官方推出多項化債方案,在特殊再融資債等財政政策和化債政策的支撐下,城投信用風險明顯下降。另一方面,部分行業個體在政策支撐下,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債務管理模式,今年的流動性問題有所緩解。
中誠信國際分析師姚姝冰分析認為,當前市場情緒較為敏感,市場信心仍需呵護,著力防範化解債市信用風險仍是穩定市場信心的重點,預計債券市場信用風險整體可控。
展望2024年,天風證券分析師孫彬彬指出,整體信用風險可能持平或者略低於2023年。具體來看,在城投債、一攬子化債政策支持下,2024年發生債券直接信用風險事件衝擊的可能性不高。但考慮到基本面仍偏弱,償債壓力較大,債券違約、票據逾期等事件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