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1222文/黃欣

一旦誤判 兩岸經貿恐回到原點

image
大陸21日宣布中止ECFA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兩岸經貿關係再掀波瀾。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21日宣布中止ECFA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兩岸經貿關係再掀波瀾。熟悉兩岸經貿事務的陸方人士透露,大陸內部有一種想法,是深信台灣民眾對經濟實惠「很有感」,且多年來已從兩岸開放經貿往來獲得實惠。但與此同時,也引發了另一種討論,即面對台灣內部情勢,要壓縮台獨勢力的活動空間,就應視情況調整上述實惠。

 據熟悉兩岸經貿談判人士分析,很明顯地,台灣執政黨刻意淡化兩岸經貿優惠安排的利多,甚至以可有可無的態度處之,加上兩岸雙方意見缺乏交集的背景下,「若任何一方發生誤判,情況很可能失控,讓兩岸經貿脫離原本位置」。而大陸方面最新動作,可解讀為正敲響警鐘。

 據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統計,從2011年元旦ECFA早收清單生效至2023年9月,台灣累計核發ECFA證明書的金額為1,948.03億美元,即使是在民進黨執政的2021年,也有160億美元水準,且為史上第三高。

 從關稅減免來看,ECFA生效至今年9月,我方出口大陸產品獲關稅減免的總額達98.36億美元,而我方減免陸方產品關稅金額為10.52億美元。由此可一窺兩岸經貿依存度聯繫之緊密。

 2010年兩岸簽署ECFA,在早收清單部分,不管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或農產品,大陸給予我方的品項數量,均明顯多過我方給予大陸,當初陸方更排除當地巨大壓力,將敏感的石化和工具機等列入早收清單,其背景就是在兩岸關係正向發展之下,對台灣讓利。

 對陸方而言,上述關稅減讓數據都是陸方讓利的實證,但是民進黨執政之後,不僅繼續變本加厲攻擊ECFA,卻又希望大陸讓利部分一切如舊,陸方自然不是滋味。

 自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兩岸因缺乏政治互信,已然漸行漸遠。事實上在今年稍早大陸根據三大出口商申訴對台發起貿易壁壘調查時,就可見兩岸缺乏溝通。令人憂心的是,未來一旦彼此揣度失準、出現稍許誤判,則將招致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為避免兩岸場面失控,勢必要盡快建立起溝通管道,以免因誤判而釀成更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