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31211楊日興/綜合報導

陸電動車業 人才短缺難解

工信部指出,2025年需120萬人,但缺口逼近86%;維修技師等領域尤其緊缺

image
大陸電動車行業近年風光發展,從汽車品牌、電池、供應鏈到原料都有全球領軍企業,讓歐美對此忌憚,但隨著入局者增加與擴廠不斷,行業的人才短缺困境再次搬上檯面。圖/新華社
陸工信部2025年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預測

 大陸電動車行業近年風光發展,從汽車品牌、電池、供應鏈到原料都有全球領軍企業,讓歐美對此忌憚。但隨著入局者增加與擴廠不斷,行業的人才短缺困境再次搬上檯面,或成桎梏當地電動車發展的巨大枷鎖。

 大陸工信部2016年曾因「中國製造2025」計畫,發表過製造業人才發展指南,對製造業十大重點技術領域進行預測,新能源車是人才缺口問題最嚴重的領域,工信部預測2025年該領域需120萬人,但缺口恐多達103萬人,占比逼近86%,遠超其他領域。除新能源車外,僅有兩個領域(電力裝備、農機裝備)缺口數占比逾半,但也只約53%、61%。

 如今八年過去,2025年愈來愈近,大陸在這段時間是否消弭86%的電動車人才差距,引發外界關注。

 回顧大陸電動車業發展,雖然車企大幅提升薪水搶人的新聞頻繁出現,但更多資源是用於爭奪AI自駕領域人才,而非製造人才。且總量方面,特斯拉赴陸設廠爭才、新造車品牌湧現、小米與華為等科技企業想方設法加入賽局,但大陸生育率等問題卻同時浮現,行業僧多粥少,人才缺口恐進一步放大。

 大陸央視今年6月已主動提出此論點,重述工信部2016的預測,稱當前電動車在維修技師等領域緊缺,有買車易、修車難問題,呼籲學界培養更多新能源車汽修人才。

 外媒同樣關注到此問題,紐約時報近日重述工信部預測,並引述業內人士分享稱,要在電動車領域找到有相關經驗的人並不容易。蔚來副總裁紀華強也指出,非常擔憂用工短缺問題。

 紐約時報分析,這幾年大陸網企蓬勃,更多大學生選擇前往網路產業發展,而非與「製造」距離更近的汽車領域。

 同樣的,許多家庭並不建議子女讀高職,學習電工、機械等技術。

 另外,還有當地深根蒂固的觀念,家庭通常更偏好「入編制」,要求子女選擇公職。

 報導指出,目前出生率驟降使電動車人才問題更嚴峻,許多汽車廠商試圖以自動化來應對人力短缺。紀華強表示,預估到2027年時用自動化與AI取代33%的員工。

 但短時間內的技術水平下,以機器代替人力明顯不現實,報導引述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連負責高級技術的研發團隊、工程師都很短缺,公司一直在招聘,但始終招不到合適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