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震盪的次級市場,大陸基金的分紅動作仍在持續。Wind數據顯示,截至4日,2023年以來,共有2,628檔基金實施分紅5,035次,與2022年同期大致持平,但是分紅總額則從人民幣(下同)2,235.4億元,下降至1,853.73億元,降幅達17.07%。
大陸金融時報報導,在2,628檔參與分紅的基金中,債券型基金有2,237檔,占比85.12%,股票型基金有82檔,占比3.12%。其中,「華泰紫金月月發1個月滾動A」年內共有11次分紅,頻率最高。凱石岐短債A、凱石岐短債C、華泰紫金月月發1個月滾動C、南華價值啟航純債A等10多檔基金,以10次分紅頻率緊追其後。
從金額來看,鵬華中證5年期地方政府債ETF最慷慨,每10份基金單位分紅45元。鵬華前海萬科REITs(每10份分紅13.2元)、中航京能光伏REIT(每10份分紅10.72元)分居第二、第三名。
經濟參考報稍早引述專家分析,債券型基金分紅較為穩定,這是必然的,尤其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雖然利率下降影響收益率,但低利率的確也使得債券兌付有保障。而較為穩定的分紅行為具有正面意義,一方面可使基金持有人持續獲得回報,增強長期持有信心。另一方面,規模較大的基金在震盪市場中可透過大手筆分紅,降低管理規模與基金持倉風險。
市場人士認為,分紅不僅可以讓投資者「落袋為安」,基金經理還可以透過分紅來控制規模,保留後續基金調倉的靈活性。在震盪行情中,分紅也是基金的防禦性投資策略。